闲置村小变身党群服务中心,500盏崭新路灯点亮村主干道,百余亩药材长势正旺,烟叶基地喜迎丰收……初秋的信丰县大塘埠镇羊马村,处处活力迸发。细数这半年多村里的变化,村民乐呵呵地说:“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张步青,人家放下大生意,回来带着我们干!”
村民口中的张步青,曾是管理上千员工的企业家,如今成了5000多名村民的“当家人”。张步青的身份转变,是信丰县以“能人回归”为核心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的一个鲜活缩影。
乡情感召“雁”归来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看“头雁”。信丰县将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作为“书记工程”来抓,把“人才回乡”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抓手,创新构建“县领导挂点+乡镇党委主推+村党组织落实”的三级回引机制,精准摸排、主动对接在外能人,先后开展五轮次的宣讲动员,把在外经商能人、企业中高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创业致富能手等列为“能人回归”重点争取对象,并设立专项人才基金,在政策扶持、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返乡能人支持,以荣誉激励和良好发展空间感召在外能人反哺桑梓。
张步青就是被这份诚意感动的代表之一。当他听说“羊马村的乡亲们盼着你带条新路”时,张步青说:“这句话扎进心里了——家乡需要,我就回来!”
西牛镇双溪村的曹建国没想到,县里的引才小分队能来13趟。尽管经营着亿元级营收额的生意,他仍选择回村任职。“干部们掏心窝子的动员,让我真切感受到家乡需要游子出力。”他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回归能人的心声。
“您在东莞的电子乐器厂,能搬回信丰吗?”信丰县引才小分队第10次登门时,邱小平终于心动。打动他的不仅是返乡创业政策,更是干部手机里乡亲们录的视频:“邱总,村里的水库移民项目,等你回来带着大家干呢!”如今,他已回到西牛镇中村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的电子乐器生产线正在信丰高新区调试。
据了解,“培储工作”开展以来,信丰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717人,其中回引在外能人474人、占比66.1%,已有43人走上村党组织书记岗位。曹建国回村后,更带动8名在外能人返乡。
暖心政策留能人
在油山镇坑口村村委会,村干部韩俊逸通过微信跟公司副总和管理层开了个远程会议,给在广州的公司布置了一项工作。这位80后企业家放下手机解释道:“弹性工作制解了我的心结,我可以既忙公司的业务,又不影响回村办公,两头不耽误。”如今,他的分公司已在信丰开张。
信丰探索实行的“弹性考勤制”,为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后备力量营造出适度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
此外,该县还创新实行“导师帮带制”,384名党员县领导、乡镇班子成员与后备力量“一对一”结对,手把手传授农村工作方法经验,跟踪了解其思想动态。组织赴浙江、江苏等地学习,开展“书记教书记”拉练、走村观摩交流集成培训累计达40期次,重点提升他们的政治能力和抓班子带队伍、做好群众工作、抓好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的能力。
“带领乡亲致富比管企业难多了!”张步青指着村部墙上的“重点项目作战图”笑道,“多亏导师带我去浙江、江苏先进村取经,项目越做越顺。”他创新推出的干部效能激励机制,让村干部的办事效率大幅提升——通组路硬化工程原计划3个月,实际只用了58天就完工。通过“在‘田间商学院’炼真金”,张步青还将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嫁接”到乡村治理:村部门口高悬“重点工作进度表”,将任务落实的每日进展“晒”出来。
干事创业劲倍增
“叮!”小江镇芫坝村何春明的手机响起工资到账短信音。“四级书记职级补贴600元,还有村集体增收奖励!”他微笑着展示工资条。
信丰创新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五级”职级管理体系,落实专属补贴(二至五级每月200元至800元不等),配套政治激励、荣休奖金、休假疗养、晋升通道等。目前,该县已有21名优秀村支书进入乡镇班子,46人获得事业编制。
“揭榜挂帅”引爆创造力。站在刚落成的“音乐教室”,邱小平打开申报平台:“今年‘揭榜挂帅’资金池有5000万元,我揭榜的是音乐公益项目!”他提交的方案里藏着一个创新和一份爱心:代表公司向家乡学校捐赠价值69万元的乐器设备,联合西牛中学、西牛中心小学、星村中学等6所学校建成多个“音乐教室”,并设立公益音乐课堂,惠及学生500余名。
曹建国引进的“酷野谷”汽车户外运动露营项目总投资3亿元,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预计可带动千人就业。最让他激动的不是“酷野谷”的规划沙盘,而是财务刚算的账:“假如企业缴税1000万元,县里按政策可返给村集体800万元搞基建。”另外,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新增部分按20%奖励给村里的有功人员。
在形成“晋升有通道、待遇有保障、干好有激励”成长机制链条,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绩效+奖励”薪酬体系的基础上,信丰县还出台专门管理办法,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表彰优秀村和村党支部书记,让实干者得实惠、添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