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金关注>> 正文内容

市政府金融办召开《赣州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市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4日

 
时间:2月23日(星期三)上午9:00
 
地点:赣州市广播电视台政府新闻发布厅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经市政府研究决定,《赣州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正式印发实施。根据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安排,我向大家介绍《规划》的主要内容。
 
首先,先回顾一下“十三五”时期赣州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总体来说,在“十三五”时期,赣州金融交上了一份亮丽的答卷。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金融工作部署,有序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金融生态,不断激发金融创新发展动能,增强金融普惠性和服务能力,加速集聚金融资源,为顺利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是主要金融指标稳步提升。2020年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66.1亿元,为2015年末的1.8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0.5%,较2015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市社会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分别为6009.35亿元、5764.41亿元、145.82亿元,分别是2015年末的1.8倍、2.5倍和1.88倍。全市银行业资产总量和证券成交量分别为7445.26亿元、5244.17亿元,分别是2015年末的1.88倍和18.6倍。2020年末,全辖金融机构达188家,新设、引进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华西证券、中华财险,江西瑞京资产管理公司、赣州金融控股集团等各类金融机构35家,设立了上交所服务基地和深交所路演中心,成为全省唯一有沪深交易所服务平台的地市。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更加高效。“十三五”时期,全市新增贷款3466.86亿元,增长150.89%,年平均增长率30.18%,增长率列全省第一,存贷比95.92%,较2015年末提高27.46个百分点。2020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90.75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20.5%。“十三五”时期,通过贷款利率下行、减免担保费、“无还本续贷”和“延期还本付息”等方式累计为企业减少35亿元融资成本。
 
三是资本市场实现历史突破。截止“十三五末”全市累计直接融资近两千亿,新增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全市13家上市企业市值突破一千亿,“新三板”挂牌企业23家,孚能科技为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全A股市场全覆盖。新增各类信用债券756亿元,国有企业信用评级县域全覆盖。“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管理规模突破百亿元,带动、引进美克美家、道氏技术等一批重点企业项目。
 
四是金融改革亮点纷呈。探索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金融发展赣州经验”。获批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等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两项国家级试点。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纳入全省先行试点,获批首个省级县域金融改革试点县,在全省率先推动1+4+3金融服务工作机制。
 
五是金融环境明显改善。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出台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专项方案,省级金融监管部门分别出台了支持赣州建设江西省金融次中心等政策措施。全市开展非法集资“亮剑行动”,建立金融诉讼案件快速处置机制,陈案化解取得新突破,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力度不断加强。
 
刚才对“十三五”时期赣州金融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作了简要的介绍,下面就“十四五”时期赣州金融业的总体架构、编制特色、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具体的介绍。
 
一、总体架构
 
《赣州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共分6章、24小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十三五”时期赣州金融业发展成绩和基础,客观分析当前金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短板与不足,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赣州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是《规划》的主体,提出“十四五”时期赣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即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金融产业能级和打造一流金融营商环境三项重点任务。第三部分提出保障规划落地的各项措施,主要包括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本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二、编制特色
 
在《规划》编制中,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
 
一是以服务城市战略为主要目标。把握多重国家战略政策机遇,以建设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全市金融工作主线和抓手,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省域金融次中心为发展目标,突出金融业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为全市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打造工业强市、开放高地、创业之州、区域中心、文化名城五大城市新名片提供金融支撑。
 
二是以突出赣州特色为鲜明导向。《规划》充分立足赣州实际和发展优势,紧跟当前国家重点发展方面,突出地方特色和体现前瞻性,提出我市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深入发展绿色金融、大力发展科创金融、规划发展数字金融,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
 
三是以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各项指标对标对表《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的中长期定性目标和具体指标目标。针对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等核心指标进行了认真测算,所有指标均按“跳起来摘桃子”、保持全省前列,匹配、保障全市GDP增长等原则进行测算。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赣州金融业“十四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末,形成机构体系壮大、金融创新活跃、金融风险防控有力、营商环境优越、产业-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打造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先行区、金融先行融湾引领区,成为吸引度高、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金融强市。
 
(二)具体目标
 
在具体发展指标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9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968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达11443亿元,年度保费收入达到205亿元,“险资入赣南”金额累计达到180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家。这些发展指标的设定,经过了科学严密测算,对于当前赣州金融业来说,是相对够一够、跳一跳可以实现的发展目标,既有利于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又为赣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
 
四、主要任务
 
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规划》从三个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赣州市金融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相应措施:
 
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大力实施金融+战略,提升金融服务工业倍增升级、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赋能、金融服务改革开放与区域合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与民生保障、金融服务城市能级提升、金融服务美丽赣州建设等六大支撑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在提升金融产业能级方面,围绕做强做优金融供给和效能,实施国家普惠金融改革、金融产业布局优化、“金融赣军”跨越、信贷市场量质双升、“映山红行动”升级、“险资入赣南”等六大工程,壮大地方金融整体实力。
 
在打造一流金融营商环境方面,围绕金融安全、稳定、监管、环境和人才等核心要素,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优化地方金融生态、高质量建设金融人才队伍,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金融安全和营商环境。
 
以上是《规划》的主要内容介绍。衷心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宣传、支持赣州金融工作,继续为赣州金融双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谢谢大家!
 
 
 
市政府金融办召开《赣州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问题一:“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在做大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将采取哪些重点措施?
 
答:“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将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契机,牢牢把握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从“稳总量、调结构、强重点、优服务、防风险”五个方面着力,支持赣州市“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和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助力赣州市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强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保持信贷总量稳步增长。贯彻落实好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衔接做好信贷投放安排,指导银行机构既要加大对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实体经济领域的信贷支持,也要适度稳住原有房地产、基建贷款的基本盘,保持信贷投放稳定增长,增强赣州经济发展韧性。
 
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结构性导向作用,稳步优化信贷结构。一是用好用足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探索建立再贷款再贴现与促进信贷增长、结构调节相结合机制,引导银行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支持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加大对制造业、高新科技、民营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积极争取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加强与赣州市发改、工信、环保等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梳理建立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后备企业和项目库,指导银行机构加大贷款支持。三是扎实做好两项直达工具转换接续。自2022年起,将2020年推出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按照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同时,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额度滚动使用,推动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等市场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强化重点领域信贷支持,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强化“三农”金融服务。聚焦支持省级乡村振兴“三类县”发展,落实5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保持现有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引导银行机构聚焦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小型农户,推动发放“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等特色信贷产品,力争对接全覆盖,融资实现显著增长。二是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加强同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定期组织召开产融对接会和专题融资对接活动,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创业担保贷款等产品投放和相关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实现融资量增、面扩、价降、质优。三是加大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明确“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和“保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速”的目标和任务,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也要支持传统制造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四是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力度。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创新体系的部门定期联动工作机制,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四、优化金融服务,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一是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聚焦小微企业、农民群众、弱势群体,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二是强化科技赋能,积极推广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农村经营户信用信息联网核查等“四个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积极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园区等“五类”信用主体评定,探索搭建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各类融资主体增信。
 
五、强化监测预警,夯实区域金融风险防范。持续完善赣州市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深入整治各类违法违规金融行为,密切监测和排查重点领域风险点,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透明度,规范市场发展秩序,促进金融行业回归本源。
 
问题二:《赣州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打造普惠金融“赣州样本”,请问赣州银保监局将如何引导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金融改革经验与做法?
 
答:赣州银保监分局坚决贯彻落实江西银保监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切实强化监管引领、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打造普惠金融“赣州样板”,有效提升了辖内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为赣州革命老区示范区建设和赣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金融支持。
 
一、主要成效
 
(一)普惠金融供给总量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末,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165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19.01%,位列全省第二。全年新增223亿元,增长23.6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4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7.92万户,全年新增2.05万户,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
 
(二)普惠金融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无还本续贷占比不断提高,全年新增信用贷款114亿元、无还本续贷40亿元,分别增长33.64%、36.67 %,已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16.98%和5.57%。“三农”和扶贫领域融资持续增加。全市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985亿元,较年初增加107亿元,占全市贷款增量的12.6%。11个脱贫县各项贷款余额3021亿元,较年初增加356亿元,占全市贷款增量的41.88%。
 
(三)普惠金融融资成本不断下降。引导银行机构积极降低资金成本、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加大普惠领域贷款利率优惠力度,全市银行业机构新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46个百分点。
 
(四)普惠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末,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整体控制在监管规定的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赣州银保监分局将认真落实银保监会、江西银保监局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提升普惠金融工作质效的决策部署,坚持普惠金融“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的发展思路,加大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创新普惠金融发展举措,提升普惠金融工作质效。
 
(一)强化引领,确保考核落地落实。结合赣州普惠金改总体规划,制定《赣州市银行保险业2022年普惠金融行动方案》,围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小微企业首贷户较上年同期增加等监管考核目标,坚持按月监测、按季通报、按年考核,督促机构持续加大普惠信贷投放力度,完成监管考核指标。选择家俱等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开展综合金融服务试点,探索推出标准化可复制的产业金融综合解决方案。
 
(二)做优做强,打造赣州样板。对接“干就赣好”品牌建设,积极投身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建设,以健全一个金融服务专班、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一套需求响应机制、一套信用信息档案的“四个一”普惠金融服务机制,打造政策宣导、金融宣传、业务撮合、融资增信、咨询培训“五位一体”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为目标,尽快完成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持续加强与县区政府沟通会商,争取在场地建设、派驻人员、风险补偿、政策激励方面的支持配合,着力推进小微企业涉政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以“建档立卡”模式尽快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档案。
 
(三)强化示范,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建设,引导银行机构支持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优势产业,强化乡村振兴特色银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督促银行机构进一步落实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贷款的有效需求,切实做到“应贷尽贷”。
 
(四)加大创新,提升保险保障水平。督促保险机构加快落实《江西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引导保险机构深挖医疗、康养、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保险需求,深挖县区主导产业保险需求,探索实施“一县多品”,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加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推动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促进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健康发展,着力加大对民生领域的保险保障。

分享:

来源:赣州金融网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