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金融动能演绎“扶贫好戏”

来源:金融时报 刘新光 曹平苹 谢民富 王维斌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7日

  地处湘西南边陲的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是一个集国家级贫困县、武陵山连片特困县、深度贫困县等多个贫困县称号于一身的民族自治县,境内有87个贫困村、4.9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该县坚持特色引领,依托强劲金融动能演绎了一出出精彩生动的“扶贫好戏”。

  特色产业精准带动

  “如果没有人民银行城步支行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帮助,我是不可能提前脱贫的……”家住城步县儒林镇龙凤冲村的张学斌,对前来采访的《金融时报》记者由衷地说到。

  作为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学斌从来没有想过现在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好。3年前,不仅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膝下还有两个女儿,自身既没有技术特长也没有创业资金,一家5口只能守着崇山峻岭间贫瘠的半亩水田和几亩山地“靠山吃山”“看天吃饭”,哪敢奢望步入小康的事情。

  2016年,人民银行设立的金融扶贫服务站进村了,评级授信结果显示张学斌符合“四有两好一项目”要求,顺利获得城步农商银行提供的为期3年的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并享受财政提供的全额贴息,这激起了张学斌的致富愿望。他将资金用于生猪养殖,第一年就获利1万多元,此后他引入黑猪、花猪等多个品种,生猪供不应求,家庭收入也实现持续增长,仅两年的工夫,不仅翻修了新房子,添置了新家电,而且顺利于2017年摘了贫困帽,成为该村脱贫致富排头兵。

  张学斌仅仅是城步县依托金融动能,加速实现脱贫摘帽农户中的一个缩影,更多的扶贫产业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创业农户正沐浴着金融扶贫的恩泽。

  “城步特色产业多,带动扶贫潜力大,我们算是牵对了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城步县副县长谢国忠语气坚定。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该县山清水秀、人文独特,奶业、高山蔬菜、生态旅游等产业特色突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兴未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86家。如何发挥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脱贫作用,是城步金融人脑海中始终思考的问题。

  当地人民银行、农业、畜牧水产、旅游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共同筛选建立“城步县参与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录库”,通过举办金融扶贫专场对接会,不搞“拉郎配”,实行银企双方的“双向”自由选择。一经配对成功,双方当场签订《主办行服务协议》,依据协议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金融服务不精准的问题。在贷款授信和配套政策方面,该县特别注重效果导向,强调根据各企业扶贫带动效果,如解决贫困户就业人数、带动贫困户人数、贫困户人均增收等指标,为其提供不同的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定价,配套不同比例的贴息奖补政策。

  “此举不仅培育了优势产业,而且激活了银企双方参与金融扶贫工作的积极性,金融扶贫的效果自然就好了!”城步农商行行长尹海平对记者介绍到,该县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先后向南山牧业、羴牧科技发放贷款5145万元,支持建设了5000头奶羊基地两个、千头奶牛基地1个,初步形成“南羊北牛、牛羊并举”的格局,助力打造“中国南方乳业第一县”的同时,带动4128人实现精准脱贫。县农商行还向长安绿色蔬菜产业园、蒋坊延季蔬菜等蔬菜种植企业发放贷款2200余万元,大力支持高山蔬菜种植,建立蔬菜大棚350亩、单体棚320个,先后创建六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年产值达3.2亿元,带动8000多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特色产品精准惠动

  “以前我们怕资金不够,不敢大量地接受订单,以致产能跟不上去,员工收入也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现在有了建行的‘助保贷’,我们手头资金充足,有底气采购机器,加大产能投入,营业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好几翻,员工收入也大幅增加。”位于南山脚下的七七科技公司负责人杨淑婷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提起这家公司,建行城步支行负责人李红苗也大为感慨,从创立之初仅7.7元的第一桶金,到经营总量扩大千万倍,成为当地小微企业发展的标杆,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银行机构的主动作为和大力创新。

  记得2016年,头顶城步县青年创业模范光环的杨淑婷正为厂房建设、设备投入、资金周转等难题而四处奔波,机缘巧合遇到了李红苗,李红苗被杨淑婷的创业故事深深打动,一边给杨淑婷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一边积极向上级行沟通汇报,并率先在城步推出“助保贷”业务。贷款企业只需要提供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及部分抵质押物即可获得不低于1000万元的贷款,年利率低至5.44%,这给七七科技这样的扶贫带动型企业带来了发展福音,解决了该企业资产抵押不足和融资成本高的难题。

  在建行城步支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杨淑婷创办的公司和合作社打造了“村口车间”的扶贫模式,老百姓在村里就能实现就业创收,现已安排504人就业,其中205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人为残疾人,月收入在2000元到4000元不等,扶贫效果持续稳定。杨淑婷也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自强模范”“最美扶贫人物”。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立足本行政策和资源优势,创新推出“惠农担”“财银保”等十余项特色产品,全县金融扶贫贷款余额达到16.21亿元,同比增长54.2%,为扶贫工作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特色服务精准推动

  “电子商务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大山的土特产走向了长沙超市,我们再也不为销售发愁了。”记者在城步县儒林镇金水村采访时,返乡创业的农民杨运刚高兴地说。

  他告诉记者,该村通过“三站融合共建”模式,将金融扶贫服务站与助农取款服务点、电商扶贫服务站的功能进行整合,借力商务部在城步县开展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养殖业,每只高山乌骨鸡卖到160元,绿壳鸡蛋卖到每个3元,发挥出了“1+1+1>3”的效应。

  如今,城步县大大小小的87个贫困村,村村都可以实现“金融不出村、缴费不出村、创业不出村、销售不出村、购物不出村”,“三站”融合点已经成为老百姓家门口名副其实的“金融便利店”了。

  这一切离不开城步县金融系统的努力:从给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档案”和“评级授信档案”,到撮合发放各类扶贫贷款,再到主推“电商+扶贫”模式,开展金融扶贫政策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这些特色化的服务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边陲苗乡。2017年以来,该县共发放电商扶贫贷款65笔,金额2422万元,发展壮大了乌骨鸡、苗乡梨、青钱柳等一批特色产业,全县电商交易额达2.1亿元,受益贫困人口达到8700多人。

  不断健全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不断挖潜的扶贫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做强的扶贫特色产业,不断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不断精细化的考核制度,激发出的金融合力,已累计助推该县7773户3.2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悄然下降到7.7%,农户人均收入增加到7160元,年均增长14.5%,大幅高出湖南省平均水平,一个日新月异的幸福新苗乡正充满希望地走向明天。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刘新光 曹平苹 谢民富 王维斌

责任编辑:郭豫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