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挺起工业发展脊梁
——我市“主攻工业、三年翻番”工作走笔(上)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张惠婷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7日

  热火朝天的工业园区,日益壮大的产业集群,接踵新上的工业项目,让人感受到今日赣南新型工业化的强劲脉动。
 
  2018年是赣州三年主攻工业的决胜之年。全市上下咬住“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目标不放松,以园区建设为主阵地,以产业集聚为着力点,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做大总量、扩张版图,挺起工业发展脊梁。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2%,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1.7%、9.3%、17.1%。
 
  搭平台,提升承载能力
 
  初秋的赣州经开区,主攻工业的鼓点擂得正急: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完成“三通一平”16平方公里,电子信息产业园百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整齐气派,农旅产业园3条旅游公路正在加紧建设,赣州综合保税区入驻企业45家,西城区引进绿地集团建设高铁新区。随着“一城两园两区”工业版图渐次展开,赣州经开区工业正朝着“三年翻番”目标全力冲刺,挺进国家级经开区全国百强。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我市坚持布局优化、基础配套、产能提升,持续提升园区平台的承载力和聚集力,扩大工业版图。今年上半年,全市19个工业园区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5.66亿元,同比增长20%。
 
  为推进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我市加快推进园区道路、通信、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贸、娱乐、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功能,推动园区朝规范化、集约化、效能化方向迈进,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
 
  为促进园区产业集聚、集约节约用地,通过“政府融资建设一批、腾笼换鸟建设一批、招商引资建设一批、吸引民资建设一批”方式,全市两年建成标准厂房1100万平方米。位于南康的江西家有儿女家具有限公司以前的厂房是绿棚子,企业有“三怕”(怕拆、怕查、怕烧),不敢大胆投入。入驻当地家具产业园标准厂房后,这家以芬兰进口松木为主材的企业成为南康区首批标准化、智能化家具生产企业,产值年增幅达146%。
 
  近年来,我市还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政策共享、规划共编、园区共建、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飞地经济”,以龙南经开区为龙头,整合全南、定南工业园,推进“三南”园区一体化发展;以瑞金经开区为龙头,整合兴国、于都、宁都、石城工业园,建设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
 
  促集聚,打造产业集群
 
  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这是三年前赣州工业发展的状况。
 
  如何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赣州抓好产业顶层设计,市级以“两城两谷一带”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居城、“中国稀金谷”“青峰药谷”、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等产业集聚新高地,各地首位产业聚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握指成拳。
 
  目前,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已初具规模,落户国机智骏、山东凯马等11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年内凯马、国机智骏可实现整车下线。
 
  现代家居城提档升级,近三年家具产业累计净增规上企业291户,拆除“低小散污”家具企业1200余家,开通30多条班列线路。
 
  “中国稀金谷”快速起步,累计投入资金已达68亿元,先后入驻“国字号”创新平台4个,引进35个稀土和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项目。
 
  “青峰药谷”框架拉开,药品研发制造、药材种植加工、医药健康等板块建设全面推进,青峰药业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功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集聚壮大,引进合力泰等上市公司5家,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
 
  于都服装服饰、宁都轻纺服装、上犹玻纤复材、会昌氟盐化工、大余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瑞金电线电缆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寻乌机电机械、安远电子信息、石城鞋服、定南智能助残等一批新产业集聚区初具雏形。2017年,全市10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4.6亿元,其中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个,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有4个。
 
  产业集群的打造,带来赣州工业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目前,我市已构筑起科学合理的工业产业体系,带动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全市工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上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是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支撑,是工业总量扩张的源泉。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攻工业的核心任务,实施招商引资“头号工程”,北上南下开展招大引强和产业链精准招商,今年上半年签约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50个,总投资1377亿元。
 
  赣州深入实施“一产一策”,先后推动出台10个全市性重大政策文件,从用地规划、资源保障、财政支持、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形成吸纳大企业、承载大项目的强大磁场;健全挂点帮扶、调度推进、工作督办、定期考核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项目推进的“全程陪跑”。
 
  7月25日,广州众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信丰县签约,将打造占地约53万平方米的LED产业园。此前,众恒光电曾考虑过落户其他地方,接触信丰后,半个月不到就正式落地,投资计划也由50亿元增加到100亿元,首期项目将于年底投产。
 
  针对一批攻坚性、引领性、带动性特大项目,我市设立总规模约100亿元的赣州市工业重大项目投资引导资金,累计为5个项目提供“金融粮草”21.8亿元。
 
  “人才+项目”模式全面推行,实现项目发展、人才引进的互促和双赢。赣州经开区在优质成熟地段规划建设约13.12平方公里的赣州国家“千人计划”产业园,对在赣州经开区内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最高可享“6个2000万元”扶持政策,即最高2000万元无偿资助、2000万元股权投资或贴息贷款、2000万元设备及厂房租金补贴、20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2000万元上市奖励、2000万元做大做强奖励,并给予最高600万元人才特殊津贴。
 
  “赣州优厚的人才政策让我留了下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瑀说。带着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王瑀从美国来到赣州创业,缘于赣州经开区的良好发展环境和持续精准帮扶,由他创办的孚能科技在2017年取得重大突破: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总量位列全国前三,为北汽等汽车整车配套,主营业务收入超18亿元。引进王瑀后,另一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美籍博士江俊伟也加入了孚能科技。
 
  优越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的纷至沓来。2017年,赣州实施市级重大工业项目272个,比2015年增加134个;当年完成投资835.32亿元,是2015年的6.8倍。2018年,赣州列入市级调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21个,比去年增加49个;总投资2707.59亿元,比去年增加773.91亿元。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