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赣州 生态家园 |
|
|
第一届花卉展吸引了众多市民赏花。 |
|
|
绿意盎然的红旗大道辅路 |
|
□杨慧 记者朱俊兴
青山如黛,碧水绕城。赣州,一座闪耀在美丽中国绿色版图上的生态之城、幸福之城。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是古城赣州山水意象的生动写照。如今,赣州将山水环境引入城市内部,构筑“大山大水”生态格局,打造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化体系,千年宋城已然成为精致多样、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
山水环绕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赣州钟灵毓秀的城市品格。
近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生态赣州、绿色崛起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赣州中心城区生态园林建设,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中心城区园林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赣州市园林局举全局之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为抓手,精心打造章江新区滨江公园好人主题公园、黄金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中心城区公园广场合理设置城市文明公益广告,认真落实文明创建“路长制”,设立19个公园广场志愿服务站,扎实开展系列志愿服务,主动配合挂点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全面整治园林绿地环境,圆满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同时,多举措提升中心城区绿色生态景观,拉开“千年宋城,生态宜居”城市风貌格局。
◎打造绿色之城:花园绿道在身边
赣州市中心城区依托“三江六岸”自然景观,做足山水文章,打造城市绿道和生态绿廊,建成了38.3公里的章江新区绿道,以绿道、栈桥为亲水载体的城市游步道,成为市民低碳出行、健身休闲的主要场所。通过各个滨江公园、特色小游园和主次干道组成的生态绿色长廊,把城市连接成了立体交错的园林景观,带给市民移步换景,处处繁花的美妙享受。
把健康和诗意嵌入百姓生活,让群众平等享受公共服务资源,成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于民的生动诠释。
开出租车的李师傅是个“老赣州”,常年在中心城区大街小巷跑。他时常从赣州火车站接外地客人进城,发现客人对路边姹紫嫣红的鲜花很感兴趣,他还曾特地去咨询花的种类,就为了能在乘客面前炫耀一下。
家住杨梅渡的刘先生夫妇平时最爱去章江边散步,尤其喜欢亲水木栈道。江风习习,花木扶疏,是闹市取静的最佳休憩之所。夜幕降临,两岸霓虹闪烁又是另一番美好景象。最近,刘先生又添了新爱好,带着孙子在绿道上跑步。“一路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不受机动车干扰,健康又安全。”
像刘先生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中心城区近几年还成立了诸多微马、夜跑组织,他们时常驰骋在绿道上。
赣州市园林局从市民的多样性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在中心城区实施“小地块、大民生”工程,在章江新区、河套老城区新建改建一批小游园,改造提升公园绿地景观,让市民真切感受到“人在景中,不出500米就有绿地”的绿色福利。
这些美妙的绿色体验,源自近年来我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密集实施。我市坚持规划先行、民生为本,全面推进植树增绿,强化路网配套绿化建设,精心打造生态林荫道路绿化景观,形成了多条层次丰富的林荫大道。
◎引导绿色之乐:爱绿种子播心田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习惯了公共绿意的舒畅怀抱,爱绿护绿的种子就在市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参与绿化活动,成为赣州市民乐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有人说,如果每天推开窗户,新的一天从看见绿意盎然的阳台开始,这也是一种小小的幸福。当这样许许多多的小幸福汇聚到一起,我们的城市就会在绿色充盈中,幸福洋溢。
这种小幸福不是梦:你可以去黄金广场领一盆绿植回家,去赣州公园参观盆景展,去城市中央公园逛花卉展,还可以参与公益植树……这些小幸福源自于2017年赣州市市民绿化节暨第一届花卉展。
2017年赣州市市民绿化节暨第一届花卉展从10月28日持续至12月18日。期间,赣州市城管局、赣州市园林局为市民开启了五大系列主题活动:花卉展、生态乡村游、绿化成果摄影展、花木盆景展、绿色公益植树。随着各类绿化主题活动的深入推进,市民参与爱绿、护绿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其中,花卉展打开了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扇窗。2万平方米园艺展区,百余花卉品种、立体绿雕、景观小品和精品花境……我市园林人用多元化的园艺作品承载美丽生活,引导市民爱绿护绿。一个月的展览期内,吸引超过20万人次入园观赏,各大媒体、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好评如潮。
绿化节活动是绿色融入市民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2016年以来,我市已经成功举办两届“赣州市民绿化节”活动。2018年,为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赣州市园林局还将继续搭建生态绿植展示平台,开展市民绿化节系列活动,筹备我市第一届菊花展。今后,市民绿化节将成为普及绿植知识和园林文化,展示赣州园林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品牌活动。
以节为媒,在园林部门倡导阳台绿化、屋顶绿化的家庭绿化理念倡导下,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到共享共建绿色家园的行动中。有的把屋顶变成了“多肉植物王国”,有的利用防盗网当花架,有的让爬山虎给房子穿上绿色外套……争妍斗绿,不亦乐乎。
◎推进绿色管养:牢记使命下工夫
绿意沁人心脾,幸福指数提升。如何确保建成绿化项目的勃勃生机,需要专业人员付出艰辛劳动,持续科学管养。重任在肩的赣州园林人以培育市场化为机遇,促进绿地养护管理规范化,在长效管养、精品化管理上下工夫,在坚守中前行。
近年来,赣州市园林局积极推动政府购买绿化养护服务工作;借鉴管养经验成立专业考核部门;引进循环利用理念建立树枝粉碎场;全方位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赣州市园林局围绕中心城区重点线路,选取41处养护管理重要节点,推进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加强单位、居住区绿化检查指导,督促责任单位落实古树名木保护,巩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确保中心城区绿地景观得到有效提升。
绿地养护是园林工作对外展示的窗口,实际有效的日常监管是关键。
2017年,赣州市园林局完善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公园水面保洁、乔木倒伏抢险应急等一系列绿化养管制度和标准,组成三级考核体系,全面抓好中心城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积极参与城乡环境整治年活动,扎实抓好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环境治理,保持了绿地植物长势良好,为群众营造了干净、整洁、优美的园林绿地环境。
赣州市园林局引进“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邀请生物防治专家指导,对章江两岸、城市中央公园1300株柳树进行了天牛天敌昆虫的投放,解决了害虫因农药喷施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不良及农药污染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赣州市园林局借鉴发达城市先进理念,率先建立2000平方米的树枝粉碎场,目前已全面承载中心城区废弃树枝回收利用,通过回收再加工的方式,创造性地让园林废弃树枝实现绿色生态循环利用。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18年,赣州市园林局将通过完善招标评分办法、创新检查考核方式,推行工作量清单养护模式,打造2个公园、2条主干道绿带精品化示范标段,逐步落实中心城区绿化养护精品化管理各项要求。
◎开展绿色扶贫:花海铺就致富路
一城绿意共徜徉,姹紫嫣红总是春。精准扶贫路上,市园林局帮助扶贫对象用绿色理念构筑的致富梦想,创造性地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赣县区阳埠乡黄沙村地处偏远,有70余户贫困户,赣州市园林局和赣州市社联精准扶贫工作队从2013年开始驻扎在这里。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用专业优势开展绿色扶贫,在这里打造出一片“黄沙花海”,让小山村焕然一新,照亮了贫困户的致富梦。
一片美丽的花海,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沙花海”于2016年10月开始迎客,带动了休闲观光、农家体验及农产品销售。黄金周期间,每天进村的游客超过5000人次,欢声笑语让山村生机勃发。
2017年11月,市民绿化节推出的“黄沙花海”乡村游活动创新了扶贫模式。绿化节活动与精准扶贫相融合。引导体验乡村生态游的游客纷至沓来,拉动消费,带来商机,助力当地农户增收。
目前,黄沙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游重点村,“黄沙花海”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个集户外运动体验区、豆坊文化体验区、采摘体验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规划已经雏形初具,备受瞩目。
这些变化得益于扶贫工作队搭建的良好平台。2017年,赣州市园林局出资47.3万元用于完善黄沙村基础设施,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政策。同时,联合赣州园林之心慈善公益团队开展系列爱心扶贫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多的目光关注这里。
花海给黄沙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也带来了脱贫致富的良机。“黄沙花海”改变的不仅是村容,还搅动着思想,转变了观念。这个原本闭塞的小山村火了,村民尝到了甜头,更有了奔头和盼头……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赣州,已然是绿意徜徉的一座幸福之城。
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赣州,未来的幸福家园蓝图也已清晰绘就——绿韵古郡相辉映,生态人文共交融。人在景中,家在园中,城在林中;花香满径,绿意满园,幸福满城……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赣州市园林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打造更加生态宜居的幸福赣州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