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赣南物流 腾飞正当时
《赣州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解读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30日

(资料图片)
我省首趟中欧双向班列(俄罗斯-赣州港-吉尔吉斯斯坦)开通。(资料图片) 记者郭芷汇 摄
 
    ●编者按:
 
  赣南物流产业的发展,基础不可谓不牢固。
 
  早在2005年,我市就结合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制定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十年发展纲要(2006-2015),明确阐述了赣南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几大优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和仓储设施较好、信息通信覆盖广、市场空间巨大。同时,伴随我市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项目引进、财税、交通管理、人才、投资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推动物流产业加速发展。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成为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若干意见》提出了将赣南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并明确提出支持赣南发展现代物流业,研究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创建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城市,建设综合物流园区等。
 
  在《若干意见》出台实施的历史性机遇中,赣州现代物流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开启了打好六大攻坚战的新征程,推动物流产业发展,成为我市打好现代服务业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从2012年至今,我市在物流企业引进、物流园区建设、交通和仓储设施完善、政策体系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6年,我市从70多个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批20个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之一,与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并列。试点工作对试点城市提出了加强城市物流规划等工作、突出发展战略创新,推进城市物流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政策环境创新等六方面十七项重点创新事项,推动试点城市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以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创建为契机,赣州将进一步做大物流产业体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与创新,为内陆欠发达城市的物流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为扎实做好试点工作,我市日前发布《赣州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针对试点城市建设,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突出打好现代物流产业攻坚战。
 
  于此同时,赣南日报创办《物流周刊》,聚焦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企业和物流人的成长,为物流产业权威信息、相关政策、各类咨询发布以及企业形象展示等提供平台和窗口。
 
  本期是《物流周刊》创刊号,小编在我市交通运输局物流科的指导下,对《赣州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突出打好六大攻坚战,全力加快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为“打好攻坚战、同步奔小康”提供坚实的物流服务保障。
 
  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制度法规,建立健全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和物流效率,有效解决物流成本高问题,加快建成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着力形成定位明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市县互通、通达全国的物流服务网络。
 
  重点任务
 
  推进物流项目建设,突出基础设施创新
 
  依托我市完善的集疏运交通枢纽,构建一批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结合我市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依托赣州现有铁路编组站优势,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围绕我市“两城两谷一带”等重点产业基地,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依托我市快速发展的电商产业,建设城乡配送型物流中心;根据赣州口岸建设“一核两翼”空间布局,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建设国际服务型物流中心;以赣南脐橙等为核心,依托我市重点产业集聚区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专业服务型物流中心;建设内外衔接、通江达海的综合物流通道,构建枢纽型立体物流通道;依托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赣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将赣州打造成江西省国际邮件中转中心。
 
  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突出运行效率创新
 
  通过政府支持,采取PPP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赣州智慧供应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赣州智慧物流配送网络,在全市创建5个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园区、培育10个智慧物流配送示范企业、打造100个智慧物流配送示范服务站、1000个始末端配送网点。推动配送效率提高20%,仓储管理效率提高20%;建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物流仓库和专业仓库,推广使用标准化托盘、自动化搬运装卸工具,推进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建设;规范社会物流统计标准,明确物流统计指标,健全统计制度,建立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推动专业物流领域发展,突出运行模式创新
 
  引导物流业围绕交通枢纽、大型商品集散地和特色产业基地集聚发展,提高物流产业规模效应,推进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引进全国知名企业发展多式联运;以赣州铁路口岸获批全国内陆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和内陆第8个对外开放口岸两个“国字号”平台为契机,全力开展口岸直通;大力发展公路甩挂运输;发展农产品和食品冷链物流;规范城市配送运力投放和便利通行措施,建设城乡配送“绿色通道”;加强城市配送车辆标准化管理,构建城市配送“绿色车队”;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站点四级网络,建设城市末端配送网点;建设农村电商物流站点。
 
  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突出协作创新
 
  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物流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物流市场监管体系;依托江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积极发挥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社会征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我市物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入库,建设物流业信用体系。
 
  加快物流企业培育,突出发展动力创新
 
  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完善物流业相关管理政策,培育一批国家标准A级物流企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培育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业联动发展,培育一批电子商务和快递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出台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支持政策,培育一批农产品及食品冷链物流企业。
 
  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保障
 
  由市发改委作为总牵头,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和经验总结推广,推进物流管理体制等各项创新任务,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强化政策保障
 
  出台《赣州市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进一步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重要文件,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物流运行效率,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现代物流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充分发挥我市现有产业基金作用,加大基金对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产业基金;积极发挥融资租赁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中优先布局物流发展用地和物流项目用地,落实用地政策。
 
  加强项目监管
 
  强化物流项目管理,加强对物流项目规划、立项、建设全过程进行备案、监督、管理和评价工作。
 
  严格督查机制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和完成时限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时间表,落实工作责任。市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项督查,并纳入年度考核目标。
 
  (记者王怡岚 整理)
 
  ●相关新闻:
 
  突出赣州特色 提供赣州经验
 
  本报讯 (记者王怡岚)伴随我市出台《赣州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这一概念重回百姓视野。2016年5月2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20个获评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名单,赣州是我省唯一入选城市。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物流科了解到,20个试点城市在开展试点工作时各有主要内容及具体分工,对于赣州来说,一是利用长江经济带与珠三角经济区衔接节点,及珠三角和海西两大经济区的辐射交叉点区位条件,积极建设无水港和海铁联运系统,畅通物流通道,促进物流与工矿等产业联动,有效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二是建设一批重大冷链物流项目,开辟运行高效的农产品物流通道,以赣南脐橙等特色农产品为核心,打造冷链物流基地。三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地级城市通过加强战略规划,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构建有效政策体系等,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典型经验。
 
  据物流科科长陈燕介绍,我市在申报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过程中,既亮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招牌”,同时,赣州在振兴发展、打好六大攻坚战过程中展现出的发展潜力,也是我市从70多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未来我市将进一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引进、建设力度,尤其是在政策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加强探索,为内陆地级市物流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54个项目列入 《三年计划》“日程表”
 
  本报讯 (记者王怡岚)记者日前从市交通运输局物流科了解到,随着《赣州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三年计划》印发,纳入《三年计划》的建设项目随之公布,54个续建或新建的物流产业项目榜上有名,总投资487.99亿元。其中投资百亿元的项目一个,投资逾10亿元的项目达16个。
 
  这些项目囊括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仓储和集散中心、甩挂中心、交通专用线、配送中心等物流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除8个续建项目外,其他46个均为三年计划期内的新建项目。
 
  54个项目中,投资额最高的是位于蓉江新区的赣州综合商贸物流园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作为续建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周期为2014年至2020年,项目占地面积2992亩,总建筑面积310万平方米,将建设以卖场、商铺为主的商贸区,以仓储大楼、信息中心为主的仓储物流区,包含会展中心、酒店等的生产配套区以及包含住宅、车站等的生活配套区。而新建项目中投资额最高的是位于南康区的赣粤临港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投资30亿元,预计2019年完工,将建设保税物流园10万平方米,加工贸易区10万平方米,外贸总部5万平方米,进出口贸易担保中心5万平方米。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