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气象现代化成果服务地方发展
——市气象局采访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杨宇谱 记者兰国榕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9日
赣南脐橙已经进入开摘期,为了用准确的气象资料服务广大果农,赣州气象部门认真做好提供脐橙园气象监测实时数据、预警信息和天气预报查询,为果实下树提供气象预报保障。
近年来,赣州气象部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充分运用气象现代化成果服务于地方农特色产业的发展,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今年初,为确保汛期期间我市各类气象技术装备正常运行,从3月11日开始,市气象局组织市大探分中心、各县局系统维修员,对全市雷达、探空、国家级自动站、区域自动站等设备进行巡检和雨量标校,确保所有装备正常运行。并下发《关于国家级台站防雷设施检查的通知》,全市17个国家级台站全部被及时检查、整改到位。
同时,市气象局装备与技术保障中心加强了对区域自动站的运行监控,及时指导基层台站对故障站点进行检修,对确实无法解决故障的基层台站开展电话指导或下站帮助解决。目前,全市已建立1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17个国家级气象台站、1个无人自动气象站、1个探空站、2个雷电监测站、2个酸雨监测站、15个GPS/MET水汽监测站、1个紫外线观测站、1个PM2.5气溶胶质量浓度监测站、6个自动土壤水分站、9个农田小气候站。
“为满足脐橙生长要素监测的需要,全市共在50个脐橙园铺设了现代化的自动气象监测站,其中41个5要素、6个13要素、3套14要素,这些监测站组成了脐橙冻害监测系统。”市气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这些监测站点适合不同类型果园的特点和需要,可较全面地对不同区域、不同地形、不同海拔脐橙园冻害情况进行有效监测,为脐橙冻害预报提供可靠数据。
气象服务准备到位
今年初,市气象局积极制定了2017年决策服务周年方案,及时调整了党政部门预警信息接收人和发布策略。
为了使气象服务工作准备到位,市气象局积极与相关部门建立会商协助机制。如:市、县气象部门与防汛、矿管、水文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了地质灾害预防会商机制,定期召开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防御会商会;与市城管局签订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协议。此外,还与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合作,建立合作机制,联合开展“直通式”农业生产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及时升级了灾情直报系统。
就在今年2月中旬,市气象局还重新完善了赣州市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标准,完善双季早稻、晚稻、油茶、脐橙、大棚蔬菜等周年服务方案和24节气为农服务重点。制作出气象情况反映、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题等产品100多期,为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供了科学指导。今年前3月,全市举办了5期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培训500多人,提高了信息员队伍的责任意识。
同时,依托“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工作,建设农村气象预警设施。目前,全市已有农村预警大喇叭626套,电子显示屏204块,设备运行率稳定在80%以上。建成涵盖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多种载体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预警信息村覆盖率达100%。
服务农特产业发展
赣州脐橙种植面积180余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约有23万种植户、68万果农。“以往果农种橙主要‘靠天吃饭’,年份好时就丰收,年份不好时就减产。”赣州市果业局技术推广站站长赖晓桦说,由于气候复杂多变,果农种橙面临的风险较大。
2008年,市气象局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向市政府请示,提出建设“赣南脐橙冻害监测预警系统”,并编撰了“赣南脐橙冻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此前,国内尚未开展脐橙行业的冻害监测预警,“赣南脐橙冻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填补了国内空白,为赣南脐橙撑起气象“保护伞”。
作为“赣南脐橙冻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子系统——赣南脐橙冻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果业合作社、脐橙示范基地和广大果农,提供脐橙园气象监测实时数据、预警信息和天气预报查询,脐橙冻害区划、冻害防御措施、气象与脐橙和脐橙栽培技术指导。如今,每当遇到重大天气过程或者是脐橙种植、生长的重要环节,这样的脐橙预警信息便会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手机短信、电视、广播、乡村大喇叭传达给果农,可以直接传递到用户,真正实现“直通式”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