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央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张奇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9日

    10月17日,央行发布《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分概要、人民币国际使用概况、相关改革及进展、趋势展望四部分阐述了2016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报告称,2016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地位。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6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6大支付货币,市场占有率为1.68%。

    报告显示,2016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发展。截至2016年末,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额度,合计人民币1.51万亿元;共有407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入市总投资备案规模为1.97万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此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2016年,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进一步开放和便利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简化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完善沪港通机制,取消总额度限制,启动深港通。

    另外,人民币国际合作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末,人民银行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在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覆盖东南亚、欧洲、中东、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便利境外主体持有和使用人民币。

    最后,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6年,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系统建设和直接参与者扩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业务规则,提高数据报送质量。

    展望2017年,报告认为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使用渠道将进一步拓宽。人民币国际化将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包括: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将不断增强、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将不断深化、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将逐渐显现、双边货币合作将继续稳步开展、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

    报告还分专栏探讨了,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人民币跨境现钞调运业务、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及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等内容。

    报告称,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不断完善。2017年2月,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将中间价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时段由报价前24小时调整为前一日收盘后到报价前的15小时,避免了美元汇率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2017年5月,针对全球外汇市场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使中间价报价更充分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实地体现外汇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

    另外,近年来银行向境外调出人民币现钞数量稳中趋减,从境外调入人民币现钞规模增长迅速。

    报告称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和出境旅游消费热潮,居民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境,在境外兑换当地货币并进行消费,导致境外人民币现钞规模持续增长,而人民币现钞在境外流通和贮藏功能有限,多数经兑换后又进入银行体系回流国内;二是随着海外人民币现钞市场渐趋成熟,部分离岸金融中心已形成集中收付的二级市场,也造成了我国银行跨境调出人民币现钞数量的减少。

    附:2016年以来人民币国际使用新政策

    2016年1月,调整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资金使用规定,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内的资金可以转存为定期存款,利率按人民银行相关规定执行。

    2016年1月,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范围。建立宏观审慎规则下基于微观主体资本或净资产的跨境融资约束机制。

    2016年2月,进一步便利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取消投资额度限制,简化管理流程。

    2016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中国境内的非金融企业(不包括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以及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均可在以其资本或净资产为基准计算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

    2016年8月,进一步简化RQFII申请程序,优化额度管理方式。实行基础额度内自主投资和基础额度外审批相结合的方式,放宽锁定期限制,开放式基金继续免于锁定期管理,对其他产品和资金锁定期要求由原来的1年缩短至3个月。

    2016年11月,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

    2016年11月,进一步规范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对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实行宏观审慎管理。

    2016年12月,构建关于熊猫债的数据统计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统一熊猫债账户开立、资金存管、跨境汇划和数据报送的规则。

    2017年1月,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提高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张奇

责任编辑:郭豫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