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党旗高扬引领振兴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7日

图为章贡区社区党员代表在“我为党旗添光彩”文艺晚会上表演群口词《“两学一做”就是好》。(资料图片) 记者刘青 特约记者章璋 摄
 
    □郭书珑 记者涂家福
 
  主攻工业如火如荼,精准脱贫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在全市人民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伟大征程中,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这就是高高飘扬的党旗。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在新一届市委的带领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的高度,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近日,信丰县西牛镇曾屋村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暨集中学习,老党员曾广纪讲了“曾纪财投身革命”的红色故事。他在谈学习体会时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大力弘扬革命先辈的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我市着眼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好“学”“做”“严”三字文章,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创新形式载体,推动“学”在经常。坚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统领全市各项工作,采取“3+X”模式推进集中学习,即集体诵读一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段党章党规、讲一个红色故事。依托赣州红色资源,编印《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通俗读本》,拍摄红色微电影,组建“流动党校”草根明星宣讲队,建立微信学习群,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制度,推广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等做法,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经常化、常态化。
 
  融入工作岗位,推动“做”在经常。在全市深入推进改作风提效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四讲四有”要求,立足岗位,大胆创业,创先争优,争做先进模范和发展先锋。 换届以来,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围绕打好六大攻坚战,冲在一线,奋勇攻坚,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现。
 
  强化调度落实,推动“严”在经常。切实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督促党支部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从严从实抓好党内政治生活。突出抓住“关键少数”,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学”在先、“做”在前,示范引领,以上率下。开展经常性督查,对基层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情况随机督查,对学习教育开展不力、效果不好的通报问责,形成真学真做真抓的浓厚氛围。
 
  通过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市各基层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全市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了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打造一支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古人云,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蓝图的实现,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今年春节后一上班,市委就组织10个调研、考核组深入市直各单位和县(市、区)开展调研及年度考核,开展换届后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大调研。同时,充分运用调研、考核成果,提拔重用了一批政治过硬、实干担当、能力水平强、群众反映好、多年考核优秀的干部,调动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我市牢固树立激励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换届以来,市委共提拔重用95名群众公认度高、服务推动六大攻坚战实绩突出的好干部,得到干部群众普遍好评。
 
  为探索教育培训新路,我市充分利用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的有利条件,争取中组部、水利部、审计署等中央单位,利用其所属干部培训机构,专门为我市举办了6期业务培训班,培训县处级领导干部370余名,进一步开阔了干部视野,提升了业务能力。我市十分重视用好干部挂职锻炼平台,换届后先后两次召开国家部委、省直机关下派挂职干部座谈会,听取对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建议。4月25日,通过挂职干部牵线搭桥,邀请了200多名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负责人代表,在北京举办了2017“振兴赣南苏区”赣州(北京)产业合作推介会。同时,我市大力推进干部挂职锻炼,选派了97名优秀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深圳、厦门、广州、南昌、招商局集团和广东自贸区挂职锻炼。创办《挂职干部学与思》期刊,开展下派挂职干部定期到市直部门单位帮助工作和挂职干部上讲台活动,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市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大力优化人才环境,打造全国知名的“人才目的地”。出台《关于推进人才住房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5年筹资建设10万套80平方米至180平方米的人才住房,进一步改善人才居住条件,吸引各类人才到赣州创新创业。认真落实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212名专家人才纳入了市直接联系人才库。开设人才服务窗口,为引进人才子女就学、配偶随调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协调解决了105名驻市高校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向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放津贴230余万元。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4名领导干部因在会场打瞌睡、接听电话等违反会风会纪行为被纪检部门通报批评,并要求作出书面检查;6起在扶贫、审批、处理投诉等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典型问题被及时查处……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刮起改作风、提效率“暴风”,向“为官不为”开刀,向庸懒散亮剑,进一步转变了作风,提振了干部的精气神,全市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出了新的“赣州速度”。
 
  基层党建强基础激活力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
 
  我市着眼提升政治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村干部履职动力、能力和绩效“三提升”。为解决有的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够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够强、工作业绩不够好等问题,出台了推动村(社区)干部队伍“三提升”的实施意见,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工资,明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基本报酬不低于2278元/月,一般村干部基本报酬不低于1600元/月,并加强教育管理、监督考核,推动村(社区)干部队伍提升履职动力、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推行“见习村干部”做法,为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是当前的重点工作。我市强化“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加强贫困村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齐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遴选了1192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强化对市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督查,严格执行“一次不在岗、三年不提拔”纪律约束。今年以来,市本级开展3次明察暗访,撤换工作不得力、考核不过关的村第一书记8人,问责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19人,调整贫困村第一书记357人。
 
  增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探索开展县(市、区)、国企、社区等基层党建巡查调研。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开设“赣州先锋微课堂”,拍摄了一大批高质量党员电教片,去年在全省第十四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我市参评的10部作品获得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和1个最佳编导奖,获奖数量和等次均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党员教育微电影《扶墙》入选中组部音像教材《暖流》在全国推广发行。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