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技创新大平台 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赣州市科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6日
|
首个“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技工作者座谈会。 |
|
|
赣州科创吧——科技创新一站式O2O服务平台开通上线。 |
|
|
2017年江西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 |
|
|
赣州市首届“十大科技创新人物”评选颁奖现场。 |
|
|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流动现场会。 |
|
|
青峰药业院士工作站成立。 |
|
|
赣州科创吧线下展厅效果图。 |
|
□记者李美霞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赣州市科协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实施创新驱动、积极育才引智、实施科普行动、全面深化改革等措施,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打好六大攻坚战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A 推进创新驱动,融入攻坚战场
2016年7月,中国科协发布了30个“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城市,赣州市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城市位列其中。
借助外力实现“会企对接”。分三批6次率我市技术服务需求强烈的企业赴京,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等20余个国家级学会完成对接,建立企会合作项目68项,创新型产学研平台16个。
推行“网上科协”。“赣州科创吧——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网站及手机APP平台正式开通上线,成功开启院士、学会视频对话系统,具有网上科协、科技资讯、高端智库、需求对接、大数据集成和第三方服务等七大平台。
推动科技信息企业推广应用服务项目。联合市科技局、工信局等部门举办专利信息企业推广及运用工程师培训,招募国家级学会、院校专家为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迄今为止,已为580余家企业安装了专利信息数据库,完成专利技术成果转化31项,实现节支增效8900余万元。
B 实施人才战略,大力聚才引智
“刚柔并济”引进高端人才。在赣南地调队等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14家,其中省级站6家。引进陈毓川等19名院士和院士团队专家60余人,引进高端科技项目100多个,新增发明专利200多项,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仅今年,就引进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为我市“主攻工业、三年翻番”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2010年以来,共推荐获批“百人远航工程”31人,设立省级海智计划工作站2个。
营造氛围搭建荐才平台。联合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赣南日报社、赣州广播电视台,在全市开展首届“十大科技创新人物”评选活动。同时推荐科技创新人才参加评先评优,获得全省“讲、比”活动表彰先进集体2个,优秀组织者1人,创新团队1个,院士工作站创新团队1个,创新标兵3人。
C 实施科普行动,助力精准扶贫
打造特色科普活动。先后在寻乌、龙南、宁都、石城等县开展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给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丰盛的科普大餐,受益青少年达20 万人。今年2月,赣州市科技馆整体划转至市科协,今年5月向市民实施了免费开放,开展各类科普活动51期144场。近三年来,争取科普大篷车11辆,科普E站11个,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5个。2017年,争取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资金273万元,省级科技专项资金263万元,银会合作资金56万元,市科技馆免费开放资金130万元。
建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16年市科协安排50万元首批资助了十个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将贫困村和贫困户列为产业扶贫及培训对象,截至目前,市、县两级举办实用农技培训班236场次,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
积极推动“银会合作”。联合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按照贷款利息的20%至30%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进行补贴,目前为全市62个农产(基地)提供项目贷款,总额达8000万元,向上争取奖补资金64万元。同时市科协推出“科普电商E站”项目,目前已经在定南县高湖村率先试点建站,涌现出了好客山里郎等10余个农村电商知名品牌。
D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服务能力
获批中国科协深化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8月,市科协被确定为全国地方科协深化改革试点单位。重点围绕“互联网+科协”、科协进园区、数字科普、高层次人才引进、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平台建设等领域开展改革试点。建立市、县科协领导班子专、兼、挂配备工作机制,建设现代科技社团,探索学会组织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目前,赣州共有市级学会33家,有30家已完成换届,11个市属学会成立党组织。
创新启动“赣州科创吧——科技创新020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今年5月25日,我市庆祝全国首个“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在赣州召开。与会代表共同点击开通“赣州科创吧”,并现场连线“赣州科创吧”智库专家视频交流。目前,“赣州科创吧”科协进园区线下展厅部分已启动建设,试点成功后将在市、县各级园区及企业予以推广。
今后五年工作展望
指导思想
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全国“科技三会”上的讲话为指导,全面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推动传统科协向“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新型科协转型,切实履行“四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责,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科协系统信息化工程、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型人才孵化工程”,助力我市六大攻坚战,推进科协事业全面发展。
工作重点
助力创新驱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打造“赣州科创吧” 020服务平台。
实施科普惠民,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计划
●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
●实施科普惠民工程。
●实施科技馆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青少年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科技智库,搭建科技创新智库平台
●建设赣州科技人才智库。
●加强科技创新战略研判。
●构建智库政策服务体系。
●服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深化系统改革,提升科协组织服务能力
●深化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
●推进县级科协系统深化改革。
●建设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探索全国地方科协改革试点。
本版图片由赣州市科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