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上海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前10名 上升为第六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1日

    记者 吴茜
 
  近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和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了共同编制的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2)报告,上海的全球排名由上一期的第13位,上升为第6位,首次进入全球前10。
 
  GFCI被誉为最权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标指数,2007年起由智库机构Z/Yen集团受伦敦金融城委托而编制。该指数通过营商环境、金融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声誉5大特征指标持续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竞争力评估和排名。近年来,上海在历期GFCI中的排名都稳步上升。
 
  GFCI报告首席作者、Z/Yen集团副董事长马克·耶恩德尔表示:“总的来说,上海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付出了努力,工作完成得很好,特别是极大改善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监管环境。”
 
  与亚洲领先金融中心的差距缩小
 
  GFCI22期报告认为,客观指标排名上升、主观评价提升、部分传统全球金融中心表现不及预期都是此次上海排名快速上升的原因。
 
  在5个特征指标中,上海在人力资源排名提升4位,营商环境排名提升10位,金融业发展水平排名提升4位,基础设施排名提升1位,声誉排名提升8位。
 
  主观评价方面,上期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对上海的主观评价得分超过其综合评分41分,而本期超过其综合评分68分。“这表明国际专业人士越来越看好上海金融中心未来的发展。”报告编制参与者、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鹏表示。
 
  此外,纽约、苏黎世、多伦多、悉尼等传统金融中心在最近几期GFCI中的排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也是上海排名实现大幅上升的客观原因之一。以美国为例,国际金融专业人士普遍降低了对美国金融中心前景的预期,这导致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芝加哥等几大传统金融中心排名下降,上海排名暂时领先。
 
  报告显示,排名前20的金融中心综合评分均较上期出现下降。但由于中国一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对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给予了较为积极的评价,上海与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的评分差距在显著缩小。
 
  “几年前,香港和新加坡是亚太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与它们的距离还很远。但是现在,随着中国金融服务的不断开放,上海正在奋力追赶,与香港和新加坡之间的差距缩小很快。”
 
  上海与香港、新加坡和东京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差距虽然不断缩小,但是依然存在。从GFCI的角度来看,上海与香港、新加坡和东京在金融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营商环境和声誉方面的若干指标中。
 
  不过,上海有一项指标的排名特别突出,即在行业分类指数中,上海的保险业排名全球第一。马克·耶恩德尔解释,这表明在主观评价中,保险业的受访者尤其看好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
 
  仍需要进一步扩大国际知名度
 
  “GFCI22期报告中排名前五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是非常成功的、世界性的、多元文化的城市,也对各国的人才非常欢迎。”马克·耶恩德尔表示,相对来说,上海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知名度还不够高。
 
  上海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排名及国际知名度?报告认为,首先要坚持提升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在金融中心评价中最关注的问题。其次,要加大在国际上推广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力度。从受访者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对上海的评价相比来自北美和西欧的受访者明显要更积极。这说明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在亚太地区获得普遍认可,但北美和西欧地区的金融专业人士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报告建议,上海要有针对性加强国际推广,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大型国际金融会议论坛,提升上海金融业在全球的声誉度。
 
  第三,上海需要为资本、人才流动提供各类渠道,以吸引更多优质资本、优秀金融人才,为打造开放、自由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保障。提升法治、信息、商业环境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上海必须依托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等,进一步加强与全球发达金融中心在相关领域的合作。不断探索金融业双向开放,以此提升上海金融中心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余鹏指出。
 
  马克·耶恩德尔表示,上海在金融中心方面还是一座新城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变得非常成功。”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