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能否考虑研发社区微型垃圾处理设备?”“欢迎到赣州来投资环保产业。”……9月7日下午,位于深圳市的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会议室里,一个“走进光大国际”的专题座谈会正在举行,20名在深圳挂职锻炼的赣州干部纷纷发言,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据悉,这是赣州挂职干部第十六次走进深圳大型企业进行座谈,为加强交流合作、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集智借力。
被“追问”的公司总裁、副总裁、技术专家,对来自赣南革命老区的挂职干部刮目相看。记者在现场也被挂职干部这股“精气神”所感动,发现他们经过在特区的实践历练,精神面貌、思想理念等已是焕然一新。
加快振兴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派出干部到沿海特区挂职历练,是我市在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过程中,继分批安排干部赴对口支援的国家部委学习锻炼之后,推出的又一项干部培训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地,始于深圳,目前已拓展到上海、厦门等沿海发达城市。
第十二届“文博会”在深圳举行期间,赣州市委和深圳市委主要领导就赣州选派优秀干部到深圳挂职锻炼达成共识。从2016年起,赣州市连续选派3批干部,每批20人,到深圳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挂职时间为1年。根据市委统一安排,市委组织部认真研究,去年10月,我市第一批20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深圳挂职锻炼。
从赣南革命老区,到深圳经济特区,一年来,挂职干部发生了哪些“历练之变”?
勤学深思,激发新活力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解放思想、创新实干,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魅力。
从老区到特区,一年来,挂职干部有所变,也有所不变。他们变的是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是“说话”方式,增添了特区干部的特点和魅力;不变的是对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责任担当,以及对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传承发扬。
挂职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蓝贤林,此前在“苏区干部好作风”起源地兴国县工作,在深圳特区挂职以来,勤学深思,颇有感触,他说:“在市委的关心下,有幸被选派到深圳挂职锻炼,我们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我感到要思想再解放些,视野再开阔些,站在更高层次、更大格局、更广领域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才能更好地助力打好六大攻坚战。”蓝贤林表示,到深圳挂职机会难得,得到了赣州、深圳两地领导的高度重视,选派干部在这里,能第一时间触摸到全球经济发展的脉搏,聆听到改革创新的先声,大家都全身心投入学习锻炼,转变理念,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最大变化在于干部的活力激发出来了,精气神更足了,思想更解放了,作风更扎实了,市场意识增强了,服务理念提升了。
在挂职干部中,“对比学习法”很受推崇。他们将对深圳工作的认知、经验,跟赣州经济社会发展“链接”在一起,每个挂职干部都写出了许多调研报告,对赣州工业发展、金融创新、城镇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更多更深的思考。通过在深圳市财政、发改、金融、城建、高新区等核心部门挂职锻炼,挂职干部对赣州市融入珠三角、对接“一带一路”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促进赣深两地交流合作。他们一方面狠抓学习提高,另一方面担负着随时随地宣传赣州、推介赣州、服务赣州的重任。
“所在单位给予我们充分的学习锻炼机会,毫不保留地让我们参加会议、参与重大项目联络协调等,充分体现了深圳对赣州的浓情厚爱。”挂职深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管理处副处长的廖芳珍介绍,深圳市发改委从真情帮扶赣南革命老区出发,让挂职干部更广泛地联络项目。“作为挂职干部,我们积极接受特区发展新理念,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学会了主动与项目企业更好地打交道,懂得了如何更快地转化学习成果,助力赣州打好六大攻坚战。”廖芳珍说。
战场练马,适应新挑战
近年来,深圳市接收外来挂职干部不超过100人,而挂职时间长达一年的,只有赣州是特例。我市此次选派干部赴深挂职的部门及岗位都是核心部门,包括发改、财政、招商、科技、国资、金融以及街道等单位。这样的安排,对这支平均年龄为37.5岁的挂职干部队伍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战场练马”的良好平台。
这批赴深挂职干部所挂岗位全为实职,每一名挂职干部都承担了分管工作,或负责某项具体工作。“战场练马”,让挂职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必须迅速融入“深圳模式”,不断增强适应新变化、新挑战的能力。
“挂职干部到位后,我们调整了领导干部分工,把挂职干部实实在在地作为本单位领导干部使用,让他们一样承担各项重要工作,如蓝贤林同志分管党建、民政、企业服务、社区建设,还挂点街道的中心社区,这些工作在我们作为商圈中心的街道来说尤为重要。”福田街道党工委书记苏伟说,挂职干部的工作并不轻松,一切按照“深圳速度”“深圳标准”“深圳服务”严格考核。令人欣喜的是,来自赣州的挂职干部能吃苦、爱动脑、勤积累,立足实际,学以致用,适应能力很强,来到深圳很快就成为挂职单位的工作主力,一些工作走在了前列。
福田街道属于深圳市中心区街道,素有“一站一馆两口岸,一圈一地五个村”之称。蓝贤林到此挂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后,积极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把党组织建在楼宇上,依托福田街道白领e家,升级创建起“深圳CBD党群服务中心”,受到欢迎与好评。
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自贸综合协调处,来自赣州组工系统的挂职干部王健洪,主动加班加点承担大量工作,还充分发挥自身有利条件及资源优势,帮助该管理局联系国家旅游部门破解工作难题。该管理局的同志告诉记者,王健洪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撰写单位材料方面,不仅得到了磨炼,还为单位创造了新的业绩,他就前海的党建、廉政、改革发展等工作撰写的调研报告,还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批示。
深圳市发改委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部门,该委副主任郑宏杰对记者说:“在我们单位挂职的赣州干部有‘三勤’,即勤学、勤思、勤勉,发扬了苏区干部好作风,谦虚谨慎,吃苦耐劳,不畏困难,能够孜孜不倦和项目企业沟通。”该委领导干部郭振山、孙江也告诉记者,一年间,恰逢深圳“十三五”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年,挂职干部是在项目建设“真刀真枪”中干过来的。
“虽然工资不等同于其他同事,但承担的工作一样。主动加班加点,不计得失,敢于担当,是这批挂职干部的‘老区特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自贸综合协调处处长丁治海说,赣州挂职干部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展现了赣南革命老区干部的优良作风,让挂职所在单位的同事赞赏有加。
一举多得,带来新动能
选派优秀干部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是我市循着“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实践路径,加快推进振兴发展、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创新之举,一举多得。
挂职干部不仅得到了学习锻炼,还成为赣州的宣传员、招商员、服务员,为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牵线搭桥:6月1日,“兴国山歌”走进深圳交流演出;8月25日,兴国红色专家胡玉春为福田街道办干部开展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故事讲座;一年来,组织召开“走进卡士集团”“走进星河控股集团”等座谈会16次,挂职干部无数次走访联络深圳企业……这些活动,在深圳引起热烈反响,让更多人增进了对赣南这片红色土地的认识和了解,看到了赣州的丰富资源、发展机遇。
乡贤王健是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说:“这些家乡来的挂职干部,是真挂,不是镀金,每到一处联络企业,都不忘推介赣州良好的发展环境、资源优势等。”在深圳创办企业20多年的宁都籍老板李方新介绍,每次陪同挂职干部去跑项目,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务实肯干、勇于创新。
挂职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李茂进说:“挂职锻炼让我们受益匪浅,经验更丰富了,思路更对接市场了,习惯了分析深圳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投资重点,以及深圳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想到如何让赣州从中借鉴。”挂职深圳市投资推广署招商三处的吴佳丽表示,学以致用,努力帮助引进优质项目资源,已经成为其挂职锻炼的重要任务之一。据了解,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吴佳丽积极建立完善招商网络,已与深圳市新材料、信息软件、无人机产业联盟等协会,以及神州数码、中国电子、创维集团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商务联系,为招商引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8月25日,在深圳市投资推广署的支持下,深圳市(龙华区)·赣州市(赣州经开区)新兴产业合作交流会在赣州举办,来自深圳、赣州两地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代表等150余人参会,并实地考察了赣州市投资环境。活动期间,赣州经开区管委会和深圳市龙华区政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区域合作、产业升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更加密切的交流合作,参会企业现场签约了投资总额累计4.5亿元的投资合作项目。
“到特区挂职锻炼,将在能力素质、思维视野、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影响一生。厚积薄发,相信能用在特区学到的东西,为推进赣州各项事业发展助力添彩。”在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创新处挂职的廖绍清坦言。
一年来,挂职干部走进企业洽谈,请来企业考察,促进项目建设,不懈努力亲商、招商、安商,并为赣州与深圳两地加强交流合作播下友谊的种子、金色的希望,由此产生的连环效应,必将为推进赣州加快发展带来巨大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