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市旅发委服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王玮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7日
近日,《中国旅游版》通版对我市旅游工作进行专题报道。记者了解到,2012年至2016年,我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均超过25%,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0%。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也是《中国旅游版》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点赞”的主要原因。
自《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后,赣州市旅发委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战略定位,五年多来,按照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旅游景区提升,推动旅游品牌创建,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全市旅游产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旅游综合实力逐渐增强,旅游接待能力逐渐提升,旅游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格局形成铺就旅游发展新舞台
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制定了《赣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三年推进计划(2016-2018年)》和《赣州市全域旅游行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各级责任。陆续出台了市内地接旅行社、市外组团旅行社奖励办法、《赣州市投资“旅游+文化”设施项目贷款财政贴息暂行办法》《赣州市支持旅游发展奖励办法》等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奖励引导办法,并将旅游业列为现代服务业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助推赣州旅游发展的工作机制和考核办法,形成了全市上下合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目前,赣州旅游消费热点逐步成熟。几年来,赣州大力培育了以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5A)为代表的A级景区、以大余丫山风景区(5A)为代表的A级乡村旅游点及安远三百山旅游度假区、石城赣江源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旅游品牌为主导的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打造了赣南红色游、客家风情游、山水生态游、温泉度假游以及自驾游、商务游等旅游消费热点。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多条精品线路,开通了“一日游”“二日游”等多种线路产品,推出了一系列赣州旅游精品线路。抓住假日和适宜踏春、观赏、采摘时令季节等旅游高峰期,积极开展如花卉观赏、瓜果采摘等为主题的各类旅游宣传营销活动。积极发展自驾游,推动章贡区、赣县区、定南、龙南、瑞金等地自驾车营地项目建设。与广东省、福建省、湖南省自驾游协会联合开展千车万人游赣州活动。2013年以来,由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及其下属会员单位组织的自驾车游赣州活动超过100场,超过20万人次,被广东自驾游协会授予“广东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称号,与泛珠三角自驾房车露营产业联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广泛开展区域合作,积极参与“红三角”旅游经济发展、赣粤闽湘红色旅游、海峡两岸等区域合作活动和城市互动,实现资源互通、游客互送、信息共享等。深入对接、拓展海西经济区、珠三角、长三角、华中地区等国内重点旅游客源市场。
全力招商绘就项目建设新愿景
赣州市加强了与国家、省有关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扶持政策、资金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成功争取国家旅游局将赣州市红色旅游列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为赣州量身定制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3个文件。2012年以来,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旅游扶持资金共53936万元,支持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景区建设等。多渠道开展旅游招商,编制了《赣州市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指南》,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形式双轮驱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旅游项目招商,推动了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签约落地。2012年以来累计签约旅游项目138个,签约资金737.85亿元,引进了华强方特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时光赣州(七里古镇)文化旅游项目、龙川极地海洋世界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通过进一步完善定期调度、督查工作机制等,形成人人都有责任区、事事都有责任人,“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和“自下而上”的项目攻坚格局。2016年,81个纳入市现代服务业攻坚战调度的文化旅游项目,完成投资43.6亿元,92个列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完成投资45.7亿元;列入省调度的5个重点旅游产业集群实现旅游收入46.29亿元,利税总额7.28亿元。
此外,旅游交通条件日臻完善,形成了由大广高速、厦蓉高速、赣韶高速、济广高速、泉南高速等构成的快速交通骨架网络,18个县(市、区)均通了高速;赣州黄金机场2016年已开通了14条航线,起降1526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08万人次,位列全省第二;赣瑞龙铁路于2015年开通运营,赣州进入“动车”时代;全市25个A级景区通达便捷;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旅游集散中心投入运营,瑞金市、石城县旅游集散中心已正式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指引系统,规范了高速、国道等道路沿线的旅游交通指示牌;大力实施全市旅游厕所革命,已建成A级标准旅游厕所200余座;特色旅游商品知名度不断提升,“赣州礼物”旅游商品旗舰店将在全市开花结果;开展了客家名宴评选活动,制定了《培育赣南客家菜餐饮文化品牌工作方案》,通过举办赣州客家美食文化节,以节会评比客家名宴、名菜、名小吃等,推广客家美食。集在线订票、订餐、订房、报团出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平台和手机APP全面推广,导游、导购、导览、导航等功能及吃喝玩乐等丰富的信息量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出行提供了便利。
旅游扶贫锻造产业品牌新形象
赣州市还结合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推进旅游扶贫“十百千”工程(即打造十大旅游产品体系,百个旅游扶贫重点镇,千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帮助创业、就业、创收等多路径,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积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全市1700多个乡村旅游产品各具特色、星罗棋布。至2016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带动就业超过18万人,辐射受益贫困人口超过35万。大余丫山风景区乡村旅游扶贫经验在全国推广,于都县屏山景区获评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赣县百家乐蔬菜专业合作社(鹭溪农场)获评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上犹柏水寨景区获评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和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被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40个单位获评全国“金牌农家乐”。
同时,借力节庆会展,赣州举办了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局长联席会议,赣州旅游博览会,赣州香港、厦门、上海、北京、郴州、惠州、西安旅游推介会,“美丽乡村游欢乐赣州行”,“大广通·赣粤情”千车万人自驾游赣州等大型推广活动。承办了“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活动,“雄关漫道——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宣传融媒体报道火种采集仪式,“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主题活动旅游线路发布暨启动仪式等系列长征精神红色旅游主题活动。2017年,赣州市继续发力,预计将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超过130场。
我市还十分重视传统媒介的宣传力量,组建了赣州旅游媒体宣传团,还经常邀请央视到赣州录制文化展示、乡村民俗、美食美景等节目。同时在地铁、公交车、出租车、高速公路、机场等境内外媒介媒体投放赣州旅游宣传广告。发力新媒体,依托微博、微信及赣州旅游官网发布信息超万条。目前,赣州旅游官方微博粉丝数已超47万,赣州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阅读量超百万人次。
此外,赣州把精准营销放在重要位置,主攻福建客源市场,开展了“跟着赣觉走”万人游赣州、“动车带你游赣州”等活动;拓展港澳台境外客源市场,举办了2016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赣州行活动,邀请台湾旅游同行和主流媒体等到赣州市踩线采风等。
积跬步,至千里。赣州旅游,正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