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党旗引领大美吉山
全南县大吉山镇凝心聚力抓党建促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4日

大岳村油茶和湿地松产业基地
斜溪村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点。
坪头镇村秋湖渔业养殖基地。
小溪村镇仔蔬菜联产联销基地
小溪村4位百岁老人在拉家常。
利用镇政府屋顶开展光伏产业扶贫。
 
    □邱礼彬 曾桥明 林荣 李关平 记者钟李荣/文 钟金华 特约记者钟炆秦/图
 
  位于全南县最南端的大吉山镇,风光旖旎,境内著名的大吉山钨矿远近闻名。近日,记者走进大吉山,看到了一幕幕催人奋进的美景:不断延伸的通村公路,亮点频闪的致富产业、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
 
  近年来,大吉山镇按照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坚持走党建引领、先锋示范、阵地提升的路子,发挥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调动了全镇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并以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效。
 
  党建引领 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用党建保障发展。”大吉山镇党委书记许瑞强说,为舞活乡镇“龙头”,该镇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夯基础、强党建,全镇农村党建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六个一’抓住关键少数”,是大吉山镇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开展系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践活动的实例。
 
  “六个一”,即:学深悟透一套专题读本、认真撰写一本学习笔记、佩戴一枚党徽、“一村一策”壮大集体经济、联系一个扶贫基地、理清一系列负面清单。该镇专门印发方案,要求各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作为“关键少数”要率先垂范,确保党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
 
  大吉山镇坚持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把机关干部的作风建设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戴党徽亮身份、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也是大吉山镇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一大亮点。
 
  在大吉山镇政务超市,村民每次来这里办事,都会发现这里的每个党员都佩戴了党徽,办事台上放置示范牌。该镇开展的“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实际,设定了包括计生服务岗、民意收集岗等28个党员示范岗,让所有党员持证上岗,镇党委年终将根据定岗党员的履行承诺情况进行评议。该镇党员干部陈晓阳安排在计生服务岗,他对记者说,在党员示范岗不仅能为民办实事,还能锻造提升自己的能力。
 
  为了打造一批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队伍,锤炼干部作风,该镇还强化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在坚持每周一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业务知识的基础上,集中学习上级机关作风建设各项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干部考勤制度、信访接待等制度,规范机关干部行为;严格考核奖惩办法,要求机关干部每天写工作日志,相关干部将每周的工作日志审批,实行每月通报制度,并纳入年终考核。
 
  发展为要 增添镇域经济新活力
 
  主干道坎坷不平,村道年久失修,通组公路蜿蜒曲折……交通基础条件差,交通不畅一直成为大吉山镇的发展瓶颈。为此,该镇党委班子着力破解交通瓶颈,打通主干道,畅通出入口。
 
  围绕这一目标,大吉山镇党委、政府全面启动了通村公路建设工程,全力以赴实现该县人代会提出“打通大吉山至连平贵东出县通道”的目标,使全南真正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并将此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心齐,泰山移。“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村民都懂,当创建大交通的蓝图刚刚绘就,党员干部和群众就鏖战在道路建设一线。当日,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该镇不少通村公路正在开挖平整路面。该镇常务副镇长曾桥明说,端午节没有休息,大家一直坚守在施工现场,期盼公路早日开通。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该镇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各关键岗位都有共产党员形成的骨干力量,始终站在工程建设一线。目前,该镇在全面完成通村公路建设“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今年又建成了14公里长的通村水泥路。
 
  伴随着全镇路网工程加快完善的同时,该镇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近日,在大吉山镇坪头镇村,秋湖渔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治华正在给养殖户讲解澳洲龙虾养殖技术。在合作社党支部引导下,48户村民联合成立秋湖农业开发(渔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渔业养殖面积350多亩,总资产逾300万元,年户均增收6000多元。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发展产业致富,该镇组织先行,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党建思路,坚持党管合作社与合作社自主开展活动相结合,引领农民走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党员带动,把能人聚在产业链上。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行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和“党员先锋岗”,支部每个党员结对帮扶3户社员,联系内容包括养殖技术、饲料选择、市场销路等;干群联动,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合作社党支部依托秋湖“双+”扶贫实训基地,推动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了一条“3+1”的利益联结机制——各结对帮扶单位成立扶贫基金。
 
  小溪村是省级贫困村,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许瑞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谋划了一整套产业发展的思路,“向土地要效益,使土地增值”。目前一些项目已经在实施。
 
  在小溪村路过时记者看到,一大片的甜玉米长势格外茂盛,十里通村公路的道路两边,一些稻田已经平整好了,从镇村干部的交谈中了解到,目前该镇已经与广东客商达成了合作协议,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标准农业、设施农业和高端农业转变。
 
  目前,该镇打造的坪头镇两公里观光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200亩澳洲龙虾养殖休闲垂钓基地、100亩花果观光采摘、200亩蔬菜基地、200亩农家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的产业示范园,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该镇依托3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联产联销1500多亩,分别与山东、广东建立供销伙伴关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将全镇402户贫困户融入产业链条,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民生为本 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
 
  整治脏乱差,树立新形象。大吉山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坪头镇秋湖中心村整治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南大线升级改造,该镇进一步拉开圩镇框架,启动圩镇整治项目,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
 
  该镇投资500多万元,将建成日处理污水600吨的镇污水处理厂及矿区、圩镇的配套管网建设,实施圩镇防洪堤、翻板坝建设,规划河流“一江两岸”工程;建成垃圾填埋厂,完善“三级”联动保洁机制,实现农村保洁全覆盖。
 
  宽敞平坦的进村道路正在施工,圆了大家共同奔小康的梦想;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市民群众齐歌共舞,其乐融融。在该镇党委、政府和基层党支部、党员的带领下,大吉山镇如今已成为农民创业宜居的幸福家园。乌桕坝村民李富荣感慨地说:“家乡变化这么大,多亏了基层党组织为大家引路。”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过去的一年,大吉山镇党委、政府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在传统节假日,大吉山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家里,一起谈生产、解难题,仅端午节就为3500户群众发放粽子等节礼,深受群众点赞。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该镇建设了“舒心苑”广场和百姓舞台,投资100万元实施了3000平方米“舒心苑”休闲广场及舞台建设工程,结束乌桕坝圩镇无戏台历史,使群众茶余饭后休闲生活有场所,打造“舒心苑”成为农村社区的样板区。在矿区商业街、矿区老年公寓和矿区公办幼儿园建设中,该镇重拳打击“两违”行为,规范矿区菜市场秩序,做美做靓商业步行街,完善矿区老年公寓基础设施,率先通过PPP模式打造矿区公办幼儿园,使矿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该镇还高标准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投资3000万元,计划安置搬迁移民111户382人,建设用地面积24亩,其中:易地搬迁占地面积9.34亩,总建筑面积12448.33平方米,安置房设计为“6+1多层楼房”,有120多套;配套投资500万元新建全镇第二所公办幼儿园,占地6亩,计划开设9个班级,容纳300多人。着力推进大岳笔架山森林旅游休闲康养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抓好龙兴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挖掘和丰富小溪的长寿文化,彰显品牌效应,建设百岁老人主题公园、发展主题酒店、水上娱乐中心、康体养生中心等产业,创建全县首家国家3A级以上景区,真正将青山绿水、长寿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用好的作风服务群众,以过硬的本领推动发展。大吉山镇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昂扬,群众参与发展的信心百倍,“坚如磐石”的基层堡垒必将带领大吉山人民加快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步伐。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