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大项目 带动大产业
——赣州综合保税区运行纪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曾贻 记者张惠婷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4日
近日,赣州综合保税区先后与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南粤分会、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签订协议,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自去年10月正式通关运行以来,赣州综合保税区依托区位、交通、政策、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成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带动高端要素不断向我市集聚。
赣州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1月22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成为全国第35个、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这里距赣州市中心仅5公里,处于赣州综合交通枢纽的龙头地段,紧临赣州黄金机场、赣州高速西出口和规划建设中的高铁站。在政策层面上,享受“国字号”待遇,整合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仓储及进出口贸易、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目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优惠政策,还享受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西部大开发等赣州市享有的其他各类优惠政策。按照“优化整合、开放集聚、配套引领、双向辐射、港区一体”的发展思路,我市高标准推进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内陆地区“大通关”示范区、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内陆承接产业转移新型基地、四省交界重要的采供销平台和中部地区金融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天时、地利、人和,时下的赣州综合保税区蓄足了发展的强大势能,以强劲的创新活力、具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交汇着吸纳大项目、带动大产业的多重效应。截至目前,已落户江西慧谷、赣州美橙等保税加工物流、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各类企业26家,来自柬埔寨、芬兰等国家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区内跨境电商平台——赣州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每天都有大批顾客光临,由海外厂商直供的5万多种进口商品满足了赣州百姓“足不出户、买遍全球”的消费需求。
目前,赣州综合保税区正在大力引进和发展跨境贸易商品配送、展示和交易等保税物流、新能源汽车、钨和稀土深加工、跨境电子商务等产业,并规划建设保税物流区、保税服务区、保税加工区、口岸作业区和综合办公区五大功能区,实现园区功能组织的合理布局。针对入区企业,赣州综合保税区提供现代化的标准厂房、保税仓库和员工宿舍等生产和生活设施,以及 “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为企业全程提供办理选址、签约、注册、报建、开工、投产等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充分借鉴深圳、上海、厦门等地的通关做法,赣州综合保税区实行“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制度,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为投资者提供全天候通关服务,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快速通关模式。同时,出口退税的办理也将与沿海一致,并且退税时间为全省最快。得益于赣州综合保税区通关一体化政策,江西金润鸿达工贸有限公司有效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通关成本下降30%,公司生产的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畅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