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 奋勇攻坚争上游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2日
|
靓丽县城。 |
|
|
|
力速数控企业生产的智能化机床。 |
|
|
迷人夜景。 |
|
|
采摘生态茶。 |
|
|
柏水寨景区。 |
|
|
七彩风车节吸引游客。 |
|
|
中外画家齐聚创作油画。 |
|
|
城西旅游带公路设施建设。 |
|
|
双溪万亩草山。 |
|
|
县工业园南区一角。 |
|
□犹宣 文/图
新春绿意盎然,上犹生机勃发,犹江大地处处是奋勇攻坚争上游的场景!
过去一年,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上犹立说立行、举全县之力打好六大攻坚战,深入推进“同城发展、绿色赶超”主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由蓄势待发步入全面突破的新阶段。在全市六大攻坚战现场评比中,上犹交出了全市第七、三类县第一的崭新答卷!
2017年将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也是加快推进同步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之年,上犹将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努力打好六大攻坚战,实现新作为!
A
产业集群挺起县域经济“脊梁”
玻纤新型复材产业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工业产业集群,首位产业集群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元源新材池窑拉丝项目顺利开工;13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列入市重点调度;“全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行业2016年工作会”首次在上犹县举行;上犹县工业园区上榜“2016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佳”……喜事连连,上犹县坚定不移主攻工业捷报频传!该县大力推进玻纤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两大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开展精准帮扶企业,实行“一名县领导、一个单位、一包到底”的工作机制,“一企一策”“点对点”的精准帮扶,力促工业转型升级。坚持首位产业、首位扶持,池窑拉丝项目、维克雷德、世纪星汽车用品、汇利通玻璃钢管道等项目加快建设。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新能源动力电池、有色金属等产业企业挖潜增效、提速提质。园区功能更加优化,完成南区一期土方平整3000亩,模具产业基地完成土地征收300亩,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天然气站投入使用,南区扩区道路、自来水加压泵站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新增雄博新能源等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大生物人工皮肤项目进入生产注册登记阶段,量产后将成为国内人工皮肤领域的高端产品。
B
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好戏连台
国外画家倾力推介上犹,农村淘宝风生水起,乡村旅游焕发生机……行走在上犹城乡,一幅幅充满生机活力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上犹县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按照生态休闲度假区的定位,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旅游招商和营销节会活动,力促文化旅游产业“破茧成蝶”。重点打造城西旅游产业带,加快推进天沐温泉、南湖国际垂钓基地、桃花源、陡水特色小镇、碧水湾、四季花海、森林小火车旅游带等旅游项目建设,对迎宾大道、厦蓉高速西互通连接线、南河湖两岸、梅陡线、犹梅线沿线,高水平实施美化、绿化、彩化、亮化工程。提升陡水湖国家4A级景区,启动运营油画交易市场、观赏石交易市场,持续做好燕子岩、双溪草山、五指峰等景区保护与开发,加快龙门景区水上乐园等项目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旅游要素,以及“商、养、学、闲、情、奇”等新旅游要素,持续打造“五个一”旅游品牌。精心策划举办首届森林小火车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文化节、漂流节、樱花节、露营节、美食节、油画节、奇石文化博览会等系列节庆活动。2016年,该县荣获“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全县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2%。
C
“基地景区化”引领现代农业升级
初春时节,在上犹县梅水乡园村犹江绿月茶叶基地,一批来自广州的客商来到自己订制的茶园游玩,登上观景台俯瞰整个园村,客商们开心地拿出手机拍照,不时发出感慨:“太美了,真想多待几天。”上犹县紧紧围绕“建设赣州重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基地”的目标,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的思路,持续做好山上、田上、水上、栏上、网上“五篇文章”,不断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加快培育庄园农业、现代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社溪严湖、油石清溪等现代化大棚蔬菜基地建设,打响上犹绿茶、上犹江生态鱼等品牌,打造赣州重要的“绿色菜篮子”。推进“两茶一苗”等大型产业基地实行景区化改造,建好犹石嶂、麻田等一批生态休闲农业庄园。大力推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实施了社溪麻田油茶基地、沁园庄园等农业基地景区化改造提升项目,在犹梅线发展了洋田瓜果采摘基地等一批农旅一体项目。2016年,该县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全县新建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15个;全年新植、低改油茶5.6万亩。
D
诗画城乡
宜居宜游宜业
走进文峰新区,一条条宽畅的道路,不断拉大着城市框架;走进西亭棚户区,一栋栋危旧土坯房正在拆除……一座清新靓丽、园林般的城市正在迅速崛起。上犹县围绕宜居宜游宜业目标,加快山水旅游城市和美丽诗画乡村建设,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质量,努力让城乡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舒适。着力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年”活动,大力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加快建设新区地下综合弱电管沟,启动沿江北路排水排污管网建设,加强城市修补,改造好老城区的小街小巷,着力打通城区内的“断头路”“梗阻路”。继续加强文峰新区周边路网建设,构建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完成迎宾大道文峰新区段和三中至南塘段绿化景观工程,加快建设公共绿廊、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品位。集中实施迎宾大道三中至南塘段、文峰新区路网、排水排污管网、豪角总部经济区等项目,文峰新区加快成型。扎实推进西亭棚户区改造、水南大道西延、水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项目,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切实抓好县城主要道路绿化亮化、亲水公园等景观工程建设,宜居品位持续提升。重点开展了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种乱养、“铁皮烂棚”等专项整治。2016年拆除“两违”建筑2万多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
E
合力主攻精准扶贫惠民生
望着成群的三黄鸡,上犹县东山镇南塘村锦辉养殖场养殖户吴锦香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通过养鸡脱了贫。南塘村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口还有200余人,该村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村里16户贫困户今年依靠养殖产业,预计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500元。上犹县把脱贫攻坚当作首要政治任务来完成,进一步落实扶贫责任,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加快产业脱贫和整村推进进度,切实做到时间上一步不慢、目标上一人不漏、措施上一条不虚、责任上一丝不松。咬定精准脱贫目标,确保全年3265户9861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4%以内,为2018年贫困县摘帽打下坚实基础。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不断完善贫困村公路、电力、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整村推进扶贫等系列扶贫措施,完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实行脱贫攻坚工作“一票否决”制。2016年,全年安排民生支出18.4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8.5%,发放产业扶贫贷款3.81亿元,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7个,完成农村保障房建设任务409套,兴办乡(镇)扶贫福利工厂38家,开发公益性岗位460个。
F
20余亿投资展示交通大开放气魄
国道G220、省道S548、赣崇高速上犹西互通连接线等13个重点交通项目快速推进,创下年度公路建设一次性开工项目最多、里程最长、投入最大的历史……2016年,上犹县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拉动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规划实施了1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8.45亿元,加快构建适度超前、覆盖城乡、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上犹西互通连接线、G220遂川草林至双溪段、S548线、高桥至崇义龙勾公路、蓝田至社溪公路、龙口至蓝田公路、五指峰旅游公路、松木坑至杨梅公路、迎宾大道南塘至南河湖段改建工程等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工程进度。做好新建至龙门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东外环路、G220营前至平富段、燕子岩旅游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支持双溪仙鹅塘风力发电二期三期等新开工项目建设。制定实施普通国省道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全面完成破损道路修缮,推动全县公路提档升级。
G
弘扬工匠精神
改作风提效率
桃花源休闲旅游区项目仅用20多天就完成了征迁任务,实现了当月签约、当月开工、当月完成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随着G220东深线遂川草林至上犹双溪段等一批高速、国道、省道的建设实施,上犹县构筑了出境公路、旅游公路、城区路网三大交通圈,“打开山门、拥抱世界”的内外交通大循环雏形初现……打好六大攻坚战,好作风、高效率是保障。上犹县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等“四种精神”和“四种作风”,形成敢想敢干、立说立行、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挂图作战、明确责任,抓住节点、倒排工期,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快速推进各项工作。广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深入项目一线,践行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持之以恒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若干规定,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长效化,防止“四风”反弹,巩固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上犹名片
●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
●中国名茶之乡
●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佳
●中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大县
●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
●中国观赏石之乡
●全国十佳生态文化景区
●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
●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