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宁都对标区域中心 对表攻坚突破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1日

高速路网四通八达。
工业企业生产红火。
旅游小镇魅力剧增。
网络扶贫唱响全国。
城乡环境整洁美丽。
产业扶贫精准发力。
跨境电商异军突起。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廖海峰 曾嵘峰 陈孟春 赖小荣 郭柳菲 黄梅芳 宁摄 文/图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百舸争流的激烈挑战,宁都广大干部群众戮力同心,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担当克难,开创了“宁静致远、都和民安”的新境界。
 
  一组组飘红的数据,一个个精彩的亮点,记录不辱使命的历史担当。去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1%和9.7%;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8%、 8.3%和11.9%。
 
  勇气,总在攻坚中迸发;梦想,只在突破中成就。
 
  刚刚过去的2016年,注定是宁都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科学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得到32个省直厅局支持,宁定高速、广吉高速、兴泉铁路建成或开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潮头扬帆启新航。站在过去的基石上,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都对标赣东南区域中心定位,以六大攻坚战为主抓手,对表攻坚突破,确保赣东南区域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1
 
  一条条水泥道路纵横交错、一辆辆运输汽车穿梭往来、一串串欢声笑语飘荡田野……初春时节,驱车宁都城乡,但见康庄路在脚下不断延伸、兴业图在眼前次第呈现。
 
  宁都打响基础设施攻坚战,紧扣苏区振兴主线,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去年,基础设施攻坚战考评位于全市前茅。
 
  路通才会业兴。该县打响交通基础设施攻坚战,兴泉铁路启动建设,宁定高速建成通车,广吉高速全面开工,境内高速总里程达257公里,居县级层面全省第三、全市第一;236国道七里至竹笮段等竣工通车,236国道洛口至隘上段等4条国省道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国省道通车总里程居全市第一,道路通行状况明显改善。
 
  同时,全省首座35千伏智能模块化变电站建成投运,竹坑110千伏输变电等进展顺利,管道天然气项目加快实施,能源保障水平不断增强。
 
  在水利设施方面,宁都完成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县、东梅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19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完工,永宁水利枢纽进入机组安装阶段,好支桥水库、五河治理防洪工程等进展顺利。
 
  伴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一股发展的春风,穿过崇山峻岭进入了山区宁都。宁都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化,开启了加快发展的机遇之门。
 
  2
 
  跨境电商交易中心、易富科技,正加快翠微新城产城融合;蒙山乳业生态牧场及乳制品加工项目正在火热推进;矿产品加工全产业链正在加快形成……
 
  放眼宁都城乡,一批批新项目正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去年,全县实际引进内资27.2亿元、外资6418万美元,先后集中开工重大工业项目22个、总投资达36亿元,新增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企业在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除工业项目亮点纷呈外,现代农业也快速发展。新开发3个万亩脐橙标准化生态示范基地,新建油茶高产林1.5万亩,重点打造5个蔬菜基地,烟叶种植面积达1.35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616家,家庭农场达到180家。在全市率先开展互助式“联耕联种”试点,农业发展潜能进一步激活。宁都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宁都黄鸡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量,小布镇旅游小镇建设等稳步推进,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电商产业迅猛发展,全年实现网交额53.8亿元,同比增长65.3%,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宁都召开。
 
  3
 
  黄石镇大岭村贫困户张新保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心惬意。去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张新保在黄石镇大岭村千亩蔬菜基地内承包蔬菜大棚,种植葫芦和西红柿,一年下来收入达6万元,全家一举脱贫。
 
  走向全面小康,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农民。这既是一份庄严的承诺,更是一份关于幸福的答卷。
 
  以啃“硬骨头”的韧劲,打响精准帮扶攻坚战。去年,该县共吸纳和辐射贫困户1.5万余人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29个,585户贫困无房户喜迁新居;完成“雨露计划”资助2293人,帮助3138名贫困家庭大学生获得贫困助学贷款、8.45万名农村学生获得营养膳食补助;投入1700余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了新农合和商业补充保险,共减少贫困人口28458人。
 
  “财政再难不难民生项目,资金再紧不紧民生投入”。宁都实行民生优先战略,一项项民生实践恰如一阵阵裹着暖流的春风,既细致入微地吹进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又与民生福祉如影相随。
 
  筹资1.2亿元开工校建项目93个、竣工62个。宁都高级技工学校进展顺利,第三人民医院启动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建成保障性住房130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86户,治理农村低电压2260户。开展“救急难”救助1612例。在全市率先成立全媒体中心,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回应群众关切,解决民生诉求,一个“民生优先”的幸福宁都正款款走来,快乐创业、幸福生活已成为宁都人引以自豪的新体验。
 
  4
 
  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张师傅对于宁都城市变化的感受,则永远是车窗中那片流动的风景,从“断头路”到现在畅通无阻的城市道路,从满目的“水泥森林”到氤氲着绿意的大街小巷。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深入推进,让城区美化绿化水平不断改善,市容环境明显改观。张师傅说:“每次碰到外地的乘客,我总是忍不住和他介绍每一处美丽的风景。”
 
  文鼎路等4条城区道路延伸工程启动建设,东门大桥、梅江河“一江两岸”等项目加速推进,停止10年之久的龙溪湖“一溪两岸”项目全面动工。新增建成区面积0.9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22.2万人。如今,翠微新城建设品位明显提升,和张师傅一样满意的市民也越来越多。
 
  不仅城市变样,农村也来了个“大变脸”。 在小布镇大土楼村, 一排排小洋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盏盏路灯新颖别致,粉墙黛瓦,花红草绿,整齐划一的新居点,犹如一幅春居图。
 
  像这样的美丽村庄并不在少数,去年启动新一轮“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在建好485个一般自然村点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了黄陂镇杨依村等一批特色新村。持续推进“空心房”整治,继续加大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力度,村容村貌明显变化,美丽宜居走进现实。
 
  5
 
  县重点项目龙边溪“一溪两岸”景观建设,自开工以来,建设进度犹如坐上了火箭,一个占地210亩的龙溪湖初具雏形。县建设局局长赵贵生介绍,从成为项目责任人后,他没过上安稳日子,一天没去工地,心里就发慌。
 
  宁都县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从严管理干部队伍,以开展“打好六大攻坚战,再塑宁都新形象”作风整治活动为抓手,在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干部1600余人次的基础上,在全省首创开展科级干部集训,分批组织全县科级干部进军营“淬火”,着力提振干部精气神。
 
  现在,“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已是常态。在六大攻坚战项目现场,都挂出施工进度牌,上面标明每季度的工作目标及进度,并公布了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名字及电话号码,掀起了一股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比学赶超的热潮。
 
  同时,持续强化基层党建。牢固树立“党建+”理念,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整顿提升3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着力强化基层党建保障,持续推进乡镇村规范化建设,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明显增强。赖村镇围足村等3个“党建+”示范点被列为全省农村“党建+”先进典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基本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能干事、干成事,更要不出事。宁都县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断推进专项巡查,持续深化“红包”“违插”等专项整治,在全省率先启动集中整治“微腐败”工作,进一步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去年,全县党纪政纪处分114人,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攻坚2017
 
  描绘“区域中心”新画卷
 
  成绩是汗水的结晶,也是催征的鼓点。
 
  当春天的脚步铿锵而来,2017年,翻篇归零,宁都再出发,将围绕脱贫摘帽总目标,坚持攻坚突破总要求,纵深推进“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壮大总量、集聚发展”战略,突出打好六大攻坚战,确保赣东南区域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A
 
  聚焦攻坚决战,在经济发展上有实质性突破
 
  突出打好主攻工业攻坚战。进一步明确首位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轻纺服装首位产业,推动易富科技建成宁都“旗舰”企业,加快推进赣锋锂业、恒丰矿冶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推动朝盛矿业复工复产、永通股份增资扩产。培育以蒙山乳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狠抓园区平台建设,持续抓好降成本优环境政策措施落地兑现,力争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5亿元,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5亿元。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攻坚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1+4+N”特色产业。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大力提升现代农业,重点加强对黄鸡、脐橙、蔬菜、烟叶、茶叶等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基地化建设,努力打造宁都的现代农业品牌。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攻坚战。充分挖掘和利用宁都“文乡诗国”的文化底蕴,打响宁都的文化旅游品牌,加大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力度,力促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翠微峰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小布旅游小镇,打造一批乡村游示范点。降低物流成本,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全面落实12家互联网企业与宁都县签订的结对帮扶战略合作协议,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建成赣东南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农产品向工业品转变,实施宁都黄鸡等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生鲜配送和冷链物流,着力拉长产业链条。
 
  B
 
  紧扣脱贫摘帽,在改善民生上有实质性突破
 
  决胜精准扶贫攻坚战。深入实施十大脱贫攻坚工程,全年完成28495人脱贫、13个贫困村退出。进一步抓实产业脱贫,建好乡村产业扶贫基地和就业扶贫车间,让贫困户短期能脱贫、长期可致富;统筹抓好兜底脱贫、金融脱贫、搬迁脱贫等,全面实施整村推进,不断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之以恒改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棚改户改造任务。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公路等级提升及危桥改造工程。推进城乡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综合改革,建设优质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医保、养老、低保、困难救助等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建设,建成高级技工学校(一期),着力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健康宁都建设,全面启用新妇幼保健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传承弘扬易堂文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加强民俗、红色、古色等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宁都建设,严厉打击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下大力气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依法规范改进信访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和防范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C
 
  深化环境整治,在改善城乡面貌上有实质性突破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积极配合兴泉铁路、广吉高速宁都段建设,接续争取南丰至宁都至瑞金城际铁路、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早日动工建设,启动实施国省道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年内完成县道升级改造160公里以上、乡道双车道拓宽改造150公里以上和村道窄路面拓宽改造120公里以上。持续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好支桥水库、新街水陂引水工程、团结水库引水工程等项目,强化河流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加强水毁工程修复和“五小”水利工程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加快推动管道天然气、大唐清洁煤电项目建设。精心组织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年”活动,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为目标,加大对城乡接合部、城区出入口和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整治,下大力气整治“两违”,重拳治理“脏、乱、堵”等突出问题。深入实施圩镇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危旧“空心房”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全域规划编制。加快永宁新城、翠微新城、七里产城融合新区建设,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继续实施全封山政策,全面完成3.9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河长制”,开展“清河”行动,加强水质不达标河湖治理。
 
  D
 
  扭住改革和法治,在破解难题上有实质性突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窗口优化、网上提速、放权赋权、效能整治“四大工程”,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建立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缩短核准事项。大力推进争资争项。用足用好《若干意见》《实施方案》,争取更多省直厅局赋予宁都“省直管县”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的放矢谋划项目,加强项目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力争争取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积极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力争中央、省市更多扶持政策、项目和资金惠及宁都。深化对口支援工作,重点把握国家在水利、人力资源、国土等领域的政策调整动向和投资取向。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力量,树立开放发展理念,继续实行“全员招商”,压实招商引资责任,持续“南下”招大引强。用好招商政策,打好贫困地区企业上市“即报即审”和优良生态环境两张特色牌。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商会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广泛吸引外来客商投资兴业和宁都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法制宁都建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建立政法机关权力清单制度,全面推行执法办案流程公开制度。强化法律运用,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机制,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
 
  E
 
  突出从严治党,在改作风提效率上有实质性突破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各项规定,健全和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落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按照改作风、提效率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打好六大攻坚战、再塑宁都新形象”作风整治活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落实“一个意见、两个办法”,严厉查处拖沓延误、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等懒政怠政行为。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落实容错减错机制。严格干部教育管理。持续开展科级干部集训,将集训覆盖面逐步向基层干部延伸。强化干部考核监督,抓好新提任科级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日常管理监督预警等工作。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强化“党建+”理念,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巩固拓展基层党建“七项重点任务”成果,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党内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完善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机制,推进县纪委对县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工作改革。紧盯重点领域、权重部门、关键岗位,推进执纪监督全覆盖。深入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大幕已经拉开,号角已经吹响。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赣东南区域中心已经启航!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