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红色旧址变身干部教培基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刘源 记者曾艳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8日
寒冷的冬夜,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林家祠堂正在放映一部国产大片《建党伟业》。在祠堂前方,近百人聚精会神地观看影片。这就是会昌县基层团干培训班现场,而这处林家祠堂也有一个响亮的称号——留守苏区中央机关原兵工厂所在地。
“现在一些干部,日常工作中能力素质有限,对自我要求也不严,个人素质亟待提高,还有一些干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想去充电学习,但是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就那么几个,几年也难轮上一次。”在一次基层干部座谈会上,一位基层乡镇干部的发言,引人深思。如何切实提升工作水平,打通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党建难题。
带着这个问题,会昌县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各级基层党组织座谈会,主动深入基层走访,结合其他县(市)的先进经验做法,去年5月,该县县委提出打造独具特色的“1+5”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着力研究党建、党史工作,挖掘党建工作内涵,拓宽党建工作外延,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首要任务,在强化干部理想信念、能力素质、作风纪律、品德修养、家庭家风上下工夫。
“1+5”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即依托会昌县委组织部、会昌县委党校组建“会昌党建学院”,形成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同时,结合全县“东南西北中”各个区域红色资源,建设五个现场教学点,分别是清溪第一党支部遗址、筠门岭会寻安中心县委革命旧址群、文武坝粤赣省委革命旧址群、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中村分校遗址、白鹅梓坑留守苏区中央机关旧址群等,设置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干部喜欢的培训课程,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目前,“1+5”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已基本成型。仅2016年12月,白鹅梓坑留守苏区中央机关旧址群就举办了两期干部教育培训班。培训期间,干部学员吃住在当地群众家中,体验百姓生活,感受当年红军战士与群众鱼水交融的深厚感情。通过开展队列训练、参观学习、分组讨论、体能提升、义务劳动、篝火晚会等体验式学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干部党建知识,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革命旧址虽然历经沧桑,但是身临其境来了解这段史实,还是带给我们震撼。”会昌县公安局团委干部杨晓川说。
通过学习,干部学员们普遍认为,在当年红军战士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学习、体验,沿着革命前辈们艰辛走过的足迹去寻访革命遗址遗迹,亲身体会和感受红军战士长征的艰辛与顽强,本身就是对革命精神的一种传承。
会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国杰表示,未来要依托“1+5”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按照分级分层培训的原则,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力争每三年对全县县、乡、村三级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培养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规范、全面达标、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