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2日
我市出台实施方案加快培育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
到2020年力争全市茶叶种植面积30万亩 |
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 |
本报讯 (记者廖福玲)为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发挥茶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作用,日前,《赣州市加快培育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出台。我市将按“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以培育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茶叶品牌整合,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开拓茶叶销售市场,促进产销有效衔接,努力打造赣州茶叶“绿色、生态、富硒”特色,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做大做强赣州茶叶产业。市本级财政将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茶叶品牌培育和茶叶产业发展。
据了解,实施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五年上台阶”的目标,集中打造推广1个覆盖全市、有强劲竞争优势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引领茶叶产业发展成为具有赣州特色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到2020年,力争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1万吨以上,其中加盟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茶农)茶叶种植面积覆盖率50%左右;争取赣州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进入全省重点扶持品牌,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名优茶叶品牌。我市将通过加快品牌培育、扩大种植规模、搞活品牌营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加快培育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成立赣州市茶叶产业协会,根据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授权做好茶叶品牌的筛选、申报注册、推广、管理等工作。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组织专家评审、公众投票等方式,选树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确定品牌名称、注册商标、外包装图案等。加大扶持和统筹协调力度,构建品牌发展、推介、保护和利用运行机制。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茶场参与,采取“母子商标”等模式,加快茶叶品牌整合,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制定品牌茶叶分级标准和技术规范,引导加盟或整合的茶叶企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监管。严格品牌监管和保护,做到品牌有标准、程序有规范、销售有标识、市场有监督。支持企业争创江西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我市将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抓好现有茶园更新改造、升级和新扩茶园管理,支持和鼓励茶叶企业、农民合作社开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基地认证,全面开展标准茶园创建,示范推广无性系良种栽培、茶叶测土配方施肥、茶园病虫绿色防控、茶叶机械化采摘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我市还将积极举办赣州茶叶推介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农展会、茶博会、名优茶评比等节会,加强茶叶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开展“农超对接”等活动,引导茶叶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配送、代理、直销、批发、邮购等新型流通业态,提升赣州品牌茶叶的市场占有率。
此外,我市将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引导各类茶叶企业细化分工、相互协作、关联经营,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与基地、茶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种植-加工-终端市场”的茶叶产业链。引导吸纳农户加入茶叶合作社、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采取订单收购、生产资料入股等方式,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完善茶叶企业和合作社管理制度,明确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茶农的责权利,使各方从松散的市场交换关系过渡到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