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债市震荡殃及池鱼 银行委外“踩刹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1日

 
    本报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债市违约事件传导链
 
  “国海事件”正在加速债券市场的调整,目前来看,微观交易模式债券“代持”面临挑战,机构的“杠杆”或出现加速下降。而债市的震荡也同样殃及银行委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十几家城商和农商行人士中,有近七成对委外持谨慎态度,意味着不会扩大委外规模,近一半判断明年委外规模可能收缩。
 
  导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受访的十几家城商行和农商行人士中,有近七成对委外持谨慎态度,意味着不会扩大委外规模,近一半判断明年委外规模可能收缩。
 
  银行委外一整年来都牵动着市场神经,尤其是此刻。
 
  “委外风险很大,已经在爆发了,我们持谨慎态度。和券商联系还是很紧密的,但不会从委外的角度来合作。”某华南城商行金融市场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所谓委外,即银行通过外部管理人,在约定投资范围内,由管理人主动管理投资。在债券市场震荡,部分委外账户出现浮亏的情况下,银行将更看重底层资产穿透,回收至少部分主动管理权。
 
  细看定制公募基金、基金专户、券商定向、券商集合和私募基金,其中,定制公募基金已经受到一定监管约束。而明年监管机构对委外业务是否会出台进一步的政策规定,是市场当前关注焦点。
 
  “无论是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外部变化,还是从银行自身的经营出发,委外都不会再现今年的局面。”一位华东某小型股份行金融市场人士如是判断。
 
  大部分银行收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受访的十几家城商行和农商行人士中,有近七成对委外持谨慎态度,意味着不会扩大委外规模,近一半判断明年委外规模可能收缩。
 
  “本来下半年有做委外的计划,后来判断市场利率还会持续波动,就取消了。”某城商行上海分行同业部人士表示。
 
  前述某华南城商行金融市场高管也表示,从下半年开始就对委外持谨慎态度,目前委外占自营盘规模不到10%,仅剩一个基金专户。
 
  另有基金人士透露,某银行12月上旬原本计划发起规模几十亿元的委外专户,结果资金未能按时到位,仅以专户设立下限先成立了产品。
 
  有“踩刹车”的,也有按部就班的。
 
  “我们是以投资券商集合产品为主,有几家委外合同正在落地,大概下个月会签,”一位安徽某农商行金融市场人士表示,他从去年就开始接触委外管理人,市场上排名靠前的券商和基金都跑了一遍,但发现“时点可能比管理人更重要”。
 
  “现在买新成立的产品,随便拿资产收益都挺高的。”某华北城商行资金运营中心人士表示:“可怕的不是高收益资产到期,而是低收益资产不到期。新投资资产收益和目前的负债成本倒挂是暂时的,如果拿着长久期的低利率资产,那么倒挂是长久的。”
 
  “我们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委外,也没有到期不续做的打算。”某华北城商行资管部总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行今年理财控规模、调结构,规模增长不到20%,委外规模增速基本保持同步,委外占比达到70%以上。
 
  据他介绍,该行委外主要为券商定向资管形式(定向和集合的主要区别在于委托人是一还是多)。“我们主要是投城投债,利率债投的少。去年底开始建仓的时候,拿的债基本收益率在4%-4.5%之间,业绩基准也随市场浮动。杠杆一直不高,控制在140以内。”
 
  谈及今年投资端和负债端的收益差,上述城商行资管部总经理表示,今年在80-100bp之间。“和去年比收窄得并不厉害,这和银行的历史资产收益有较大关系。”
 
  监管收紧有迹可循
 
  某湖北城商行资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行委外主要形式为定制公募基金。实际上,通过定制公募基金进行委外投资,银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管理方。
 
  “可以这么说,公募基金就是一个壳,投的债券都是行内做了授信的。”上述资管人士说。
 
  12月初,相关监管下发文件,要求基金募集申请文件中,说明是否为“委外定制”基金,并提交承诺函,包括投资决策权不受机构投资者影响,不向机构投资者提供额外信息等。
 
  有银行系基金人士透露,12月上报的定制公募基金都没有通过。亦有银行在此之前“突击”,赶在“冻结”之前落地了定制公募产品。
 
  另外,10月银监会42号文要求穿透特定目的载体(包括各类资管计划),对应至最终债务人进行风险识别和授信,给银行实际操作中带来了一些疑惑。
 
  “我们现在内部也在讨论,比如买一个券商集合产品,主要是投向评级AA+以上的公募债券,我们可以根据前十大投资债券清单去授信,但投资是动态的,速度肯定跟不上。”前述农商行人士表示,真正委外应该不涉及授信的环节,而是在投后有一个跟踪管理。
 
  该农商行人士表示,目前该行的操作为:券商定向资管要求穿透底层资产,对资产进行授信;如果是券商集合产品,则需要对管理人(非银机构)进行授信。
 
  就明年的委外市场而言,所有受访者均提到了关键变量——监管政策。
 
  “明年主要的问题是监管和货币政策,预计对明年开展委外会有所约束。”某华东小型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大部分银行受访人士的认同。
 
  该金融市场部人士同时指出,在银行委外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其一,第一委托人的钱本身有没有杠杆;其二,管理人的杠杆是不是过高。
 
  受访银行人士均判断,明年市场流动性整体比今年更紧,降杠杆是必然趋势。另外一个确定性是,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将继续下降,调整负债结构(按理财发行对象分为零售、公司和同业)。据中债登统计,2015年银行理财规模同比增幅高达56.46%,2016年截至上半年末规模增幅为11.85%。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