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甜蜜的生活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何兴勇 记者曾艳华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0日

  如今,早上一起来,去蜂箱边转一转、看一看;晚上睡觉前,泡一杯蜂蜜水喝,成了章贡区水西镇凌源村凌源组贫困户甘大云雷打不动的习惯。此前,甘大云怎么也没想到,“就一两年的时间,生活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这可多亏区里的扶贫政策呀。”
 
  开学不再愁
 
  以前,甘大云一家8口人的吃穿行,全靠他一人偶尔在工地上接点焊接的活计维持。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我就一双手,不要说是打临工,就是天天干也不够一家的花销啊。”甘大云家有5个孩子,老大读中职,老二上初中,老三老四读小学,老五还在上幼儿园……
 
  “没有读到书,就只能卖力气!”甘大云年幼时因家庭贫困,早早地辍学外出务工。找工作过程中多次碰壁的甘大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含义。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甘大云每天早出晚归,但仍力不从心。
 
  章贡区商务局挂点扶贫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甘大云纳入教育扶贫专项计划中。今年一开学,甘大云夫妇再也不用像往年一样,为孩子上学的事发愁了。根据教育扶贫相关政策,甘大云读幼儿园的老五可申请每年1000元的资助,接受义务教育的3个孩子可在校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上中职的老大除落实国家助学资金外,可按要求申请每年10个月的生活补助。
 
  扫出新希望
 
  孩子的就学难题解决了,甘大云夫妇俩的心情也舒畅了不少,但妻子王中妹找工作的难题又来了。
 
  “好不容易等孩子都上学了,但年纪也大了,更难找到事情做了。”多年来,王中妹不是在田间地头锄草施肥,就是在家招呼几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去市区找事做,坐车得花将近一个小时,中午还得赶回来给家人做饭……”进城务工这条路,在王中妹这里行不通。
 
  周边邻居养殖土鸡土鸭多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家门口的油茶基地的用工需求也早就招满了……扶贫干部挨家挨户地去问,帮着王中妹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找出路。8月底,一个好消息传来。凌源村将组建一个村卫生保洁清扫队,主要负责村组道路周边、垃圾池内垃圾清运任务,月工资1500元。得知消息的第二天,扶贫干部罗丽萍早早地来到王中妹家告诉她。“真的?”得知扶贫干部带来了就业信息,王中妹激动得有些不敢相信。
 
  如今,几个孩子前脚刚出门准备去上学,王中妹后脚就跟着来到自己负责清扫的区域。“刷……刷……刷……”王中妹熟练地挥动着手中的竹扫帚。“往后,每个月可以按时领工资了。”对于这份工作,王中妹很满意。她手中的那把竹扫帚,不仅把村道扫得干干净净,也渐渐扫出他们一家对生活的新希望。
 
  当起养蜂人
 
  “上半年割了30多公斤蜂蜜,卖了3000多元呢。下半年,应该也能卖这么多。”平时话不多的甘大云说起养蜂的事,话突然多了起来。
 
  “以前一直就种地,在家养点鸡鸭。早些时候,看过我老丈人养蜜蜂,这方面懂一点。”今年年初,扶贫干部在走访过程中,甘大云一句无心的话让他们心头一亮。“你懂得养蜜蜂,这里环境就挺适宜。”扶贫干部建议甘大云可以养蜂来脱贫。
 
  “本钱哪里来?”“哪里有蜜蜂卖?”“万一没养好不是要折本?”一开始甘大云有些担心,但扶贫干部告诉他有一系列帮扶举措时,给甘大云吃下了定心丸。甘大云先申请到了3000元产业扶贫资金,扶贫干部帮着甘大云联系好蜜蜂和蜂箱,并运进了村。同时还邀请技术人员给甘大云讲解养蜂的注意事项。
 
  “今年脱贫,明年增收。”对于年底脱贫,甘大云信心满满。
 
  在章贡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像甘大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的日子如蜂蜜一样,越过越甜。据悉,今后章贡区坚持“一户一策”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注重打好扶贫组合拳,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