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一、物价感受指数
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26.7%,较上季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50%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下降3.3个百分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62.6%,较上季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29.4%的居民预期下季物价将“上升”,52.2%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7.1%的居民预期“下降”,11.4%的居民“看不准”。
二、收入感受指数
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46.1%,较上季回升0.8个百分点。其中,79.5%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或“基本不变”,较上季提高0.8个百分点。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49.8%,较上季提高1个百分点。
三、就业感受指数
当期就业感受指数为37.1%,较上季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11.3%的居民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43.4%的居民认为“一般”,45.3%的居民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或“看不准”。未来就业预期指数为46.2%,较上季回升1.2个百分点。
四、储蓄、投资和消费意愿
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3.7%,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1.1%,较上季回落0.1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35.2%,较上季提高0.3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债券”和“实业投资”,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31%、16.9%和12.1%。
居民未来3个月购车意愿为17.4%,较上季提高0.8个百分点;居民未来3个月购买大件商品(电器、家具及高档商品等)的消费意愿为27.4%,较上季上升2.8个百分点;居民未来3个月旅游意愿为32.2%,与上季持平。
五、房价预期与购房意愿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0.3个百分点,42.9%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可以接受”,3.4%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
对下季房价,23.1%的居民预期“上涨”,52.2%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1.9%的居民预期“下降”,12.8%的居民“看不准”。未来3个月内准备出手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16.3%,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
附件: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指数表
单位:%
| 当期物价满意指数 |
未来物价预期指数 |
当期收入感受指数 |
未来收入信心指数 |
当期就业感受指数 |
未来就业预期指数 |
- |
| 2013.Q3 |
21.4 |
70.5 |
49.9 |
52.8 |
37.3 |
48.3 |
| 2013.Q4 |
20.5 |
72.2 |
50.3 |
54.1 |
38.8 |
49.7 |
| 2014.Q1 |
23.6 |
63.9 |
50.7 |
53 |
40.6 |
49.9 |
| 2014.Q2 |
23.2 |
63.8 |
48.3 |
51.6 |
38.6 |
47.8 |
| 2014.Q3 |
25.1 |
64.1 |
49.2 |
52.5 |
39.2 |
48.2 |
| 2014.Q4 |
25.4 |
64.5 |
49.2 |
53.4 |
38.8 |
48.4 |
| 2015.Q1 |
27.7 |
59 |
50.8 |
51.4 |
40.6 |
47.8 |
| 2015.Q2 |
28.4 |
60.4 |
48.5 |
51.5 |
40.1 |
47.8 |
| 2015.Q3 |
27.8 |
63.5 |
47.3 |
50.1 |
38.2 |
46.3 |
| 2015.Q4 |
26.3 |
63.8 |
45.3 |
49.1 |
38.3 |
45.3 |
| 2016.Q1 |
25.2 |
57.3 |
46.2 |
48.4 |
37.6 |
44.8 |
| 2016.Q2 |
25 |
60.6 |
45.3 |
48.8 |
37 |
45 |
| 2016.Q3 |
26.7 |
62.6 |
46.1 |
49.8 |
37.1 |
46.2
|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注:本表数值保留一位小数,与同期或与上季相减后的数据与报告有出入的,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引起的。
编制说明:
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起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制度。每季在全国
50个(大、中、小)调查城市、400个银行网点各随机抽取50名储户,全国共20000名储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储户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储蓄及负债情况、消费情况、储户基本情况等四个方面。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的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法进行计算,即计算各选项占比ci,并分别赋予各选项不同的权重qi(赋予“好/增长”选项权重为1,赋予“一般/不变”选项权重为0.5,赋予“差/下降”选项权重为0),将各选项的占比ci乘以相应的权重qi,再相加计算出最终的指数。所有指数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指数在50%以上,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低于50%,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变差或收缩状态。
主要指数计算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反映居民对当期物价满意程度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储户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物价“令人满意”与“偏高,但尚可接受”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2.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反映居民对下季物价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扣除选择“看不准”的居民数,然后分别计算认为下季物价“上升”与“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3.当期收入感受指数:反映居民对当期收入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收入“增加”与“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4.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反映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扣除选择“难以预计”的居民数,然后分别计算认为下季收入“增加”与“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5.当期就业感受指数:反映居民对当前就业情况感受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扣除选择“看不准”的居民数,然后分别计算认为本季就业“增加”与“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6.未来就业预期指数:反映居民对未来就业预期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扣除选择“看不准”的居民数,然后分别计算预计下季就业“好”与“一般”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