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
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一、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
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3%,较上季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44.6%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正常”,较上季提高3.1个百分点;54.7%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冷”,较上季下降3.1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25.6%,较对本季的判断提高2.6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46.5%,较上季提高2.8个百分点。
二、银行业景气指数
银行业景气指数为62%,较上季提高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银行盈利指数为62.5%,较上季提高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
三、贷款总体需求指数
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5.7%,较上季下降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46.8%,较上季下降1.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5.1%,与上季持平。分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1.4%,较上季提高0.1个百分点;中型和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2%和55.8%,较上季分别下降0.9个和1.4个百分点。
四、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55.9%,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4个和2.6个百分点;有16.7%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偏松”,较上季下降4.2个百分点;78.2%的银行家认为“适度”,较上季提高3.6个百分点。对下季度,19.7%的银行家预期“趋松”。
附件:银行家问卷调查指数表
单位:%
| 时间 |
宏观经济热度指数 |
宏观经济信心指数 |
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
贷款总体需求指数 |
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 |
非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 |
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 |
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 |
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 |
银行贷款审批指数 |
银行业景气指数 |
银行盈利指数 |
| 2013.Q4 |
38.6 |
71.3 |
39.1 |
74.4 |
65.7 |
63.7 |
56.9 |
67.1 |
76.9 |
46.9 |
77.9 |
81.6 |
| 2014.Q1 |
36.4 |
67.6 |
36.5 |
78.2 |
67.7 |
65.8 |
60.3 |
69.7 |
77.5 |
45.6 |
75.2 |
76.2 |
| 2014.Q2 |
27.3 |
53.7 |
39.4 |
71.5 |
63 |
62 |
57.9 |
64.9 |
72.9 |
43.1 |
73.1 |
76.9 |
| 2014.Q3 |
29.2 |
59.1 |
44.8 |
66.6 |
59.3 |
60.1 |
55.3 |
62 |
70.8 |
45.1 |
72.4 |
75.6 |
| 2014.Q4 |
26.3 |
52.5 |
48 |
64.9 |
58 |
58.7 |
55.1 |
60.3 |
67.5 |
44.8 |
70.7 |
73.9 |
| 2015.Q1 |
23.6 |
47.5 |
51.5 |
68.8 |
59.2 |
60.1 |
56.6 |
61.8 |
69.7 |
45.8 |
71.7 |
71.3 |
| 2015.Q2 |
21.3 |
43.4 |
63.1 |
60.4 |
53.1 |
56.3 |
53 |
55.7 |
62.1 |
47 |
62.4 |
62.7 |
| 2015.Q3 |
19.4 |
40.6 |
58.5 |
56.7 |
49.9 |
54.9 |
51.9 |
53.4 |
59.1 |
46.9 |
62.2 |
64.5 |
| 2015.Q4 |
17.7 |
37.9 |
64.3 |
56.8 |
48 |
53.9 |
51.4 |
52.9 |
56.9 |
47.8 |
60.5 |
62.6 |
| 2016.Q1 |
18.1 |
38.1 |
61.2 |
62.7 |
51.1 |
58.4 |
55.5 |
56.6 |
60.1 |
47.3 |
62.9 |
60.4 |
| 2016.Q2 |
21.5 |
43.7 |
58.3 |
56.7 |
48 |
55.1 |
51.3 |
52.9 |
57.2 |
47.3 |
61.3 |
62.2 |
| 2016.Q3 |
23 |
46.5 |
55.9 |
55.7 |
46.8 |
55.1 |
51.4 |
52 |
55.8 |
48 |
62 |
62.5
|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注1:本表数值保留一位小数,与同期或与上季相减后的数据与报告有出入的,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引起的。
编制说明:
银行家问卷调查是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调查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境内地市级以上的各类银行机构采取全面调查,对农村信用合作社采用分层PPS抽样调查,全国共调查各类银行机构3100家左右。调查对象为全国各类银行机构(含外资商业银行机构)的总部负责人,及其一级分支机构、二级分支机构的行长或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
银行家调查报告大部分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法进行计算,即计算各选项占比ci,并分别赋予各选项不同的权重qi(赋予“好/增长”选项权重为1,赋予“一般/不变”选项权重为0.5,赋予“差/下降”选项权重为0),将各选项的占比ci乘以相应的权重qi,再相加得出最终的指数。所有指数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指数在50%以上,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低于50%,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变差或收缩状态。
主要指数计算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反映当前宏观经济状况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经济“偏热”和“正常”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2.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反映银行家对整体宏观经济信心的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经济“正常”和下季“正常”的占比,再将两个占比相加后除以2得出。
3.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反映银行家对货币政策感受程度的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货币政策“偏松”和“适度”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4.贷款总体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贷款总体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5.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制造业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制造业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6.非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非制造业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非制造业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7.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
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大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8.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中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9.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10.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反映银行家对贷款审批条件松紧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审批条件“放松”与“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11.银行业景气指数:反映银行家对银行总体经营状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经营状况“较好”与“一般”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12.银行盈利指数:反映银行家对银行盈利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增盈(减亏)”与“持平”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