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助发展
兴国创新方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纪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钟盛明 谢瑞平 记者王玮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5日
位于高兴镇的兴国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不时有党员干部前往参观学习。基地内设有党风廉政建设政策法规摘录墙、廉政讲堂、廉政漫画展板等等,形式多样地提醒着党员干部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从2014年3月开始,兴国县在全县330个党组织中推行了廉政思想深度汇报制度,通过查找问题、公开汇报、整改落实等方式,认真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要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六大攻坚战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近日,记者来到兴国县采访,感受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开拓创新,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推行廉政思想深度汇报制度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尝试。
“健康体检”
自我查找筑牢思想之坝
“廉政思想深度汇报制度的推行,不仅让我们找回了党组织的归属感,又及时发现、纠正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了党员干部。”社富乡党员代表罗琼华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对照纪律,开展“健康体检”,目的是自我发现并纠正问题。从2014年最初的“三大纪律八项内容”,到现如今的“六大纪律二十条内容”,兴国县330个党组织的党员重点围绕这一分类查找问题,务求问题找准、找实、找全。
据了解,“六大纪律二十条内容”一是政治纪律3条。主要查找是否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阳奉阴违等三类问题。二是组织纪律3条。主要查找是否存在不按照有关规定或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等三类问题。三是廉洁纪律5条。主要查找是否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或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五类问题。四是群众纪律3条。主要查找是否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或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中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等三类问题。五是工作纪律4条。主要查找是否不按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等四类问题。六是生活纪律2条。主要查找是否存在生活奢靡、贪图享受、追求低级趣味的行为;是否存在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行为。
在自我查找的同时,兴国县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公布QQ号、电子邮箱、微信、微博账号等方式,广泛收集所在部门单位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确保问题查找无死角、无遗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党员干部共查摆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1.6万余个。
“集体会诊”
公开汇报注重抓早抓小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举措远不止自我查找这一步。随之而来的廉政思想公开汇报会更是一次集体会诊。兴国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党组织将汇报会与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结合起来,每月召开一次领导班子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开展,使每个班子成员每年汇报16次,普通党员汇报4次。
廉政思想深度汇报会并非走走形式就可以,而是一场场实实在在、持续不停的廉政风雨。为确保深度汇报会取得预期效果,兴国县开展了一系列廉政关爱教育。首先是会前谈心引导。通过开展廉政巡讲、廉政谈心、廉政家访等廉政关爱活动,为深度汇报会的召开营造了宽松氛围。通过分层分级开展谈心谈话,全面掌握党员干部的廉政思想动向,引导大家在会上讲真话、讲实话,勇于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其次是会中点评指导。针对党员干部查找出来的问题,面对面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剖析原因,认清实质,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建议,促进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党员干部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除接受组织作出的信访说明、函询谈话、诫勉谈话外,还要在汇报会上,向全体党员干部作出解释说明,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对于反映属实的问题,检讨错误,表态整改;对于反映不实的问题,组织予以澄清,还原事实真相。最后是会后跟踪督导。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单位党组织分别建立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两本台账,实行全程跟踪督导,确保整改到位。对于普遍性问题,由单位党组织公开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做到整改销号;对于个性化问题,实行结对帮扶整改,明确责任领导,定期汇报整改情况,不整改到位不放过。
兴国县杰村乡党委书记危先民告诉记者:“汇报会制度开展到现在,一直执行得很好,与会人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营造出了勇于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的浓厚氛围。通过自己找,同事提,容易查找出了一些自己平时忽视,甚至不以为然的问题,能有效避免酿成大的错误。”
“辨证施治”
问责双查整改喜见实效
整改是查摆问题的最终目的。为此,兴国县加强深度汇报会后有关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导。针对党员干部在深度汇报会上查找出的问题,该县各部门、党委党组织分别建立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两本台账。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由单位党组织公开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对于个性化问题,实行结对帮扶整改,明确负责领导,定期汇报情况,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与此同时,兴国县纪检监察机关落实监督责任,由纪工委定期不定期采取查看汇报记录等形式,对单位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廉政思想深度汇报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结合常态化明察暗访、专项巡察等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并通报存在问题。一是深挖问题病灶。在对党员干部的信访问题进行初核调查时,重点查看其个人在廉政思想深度汇报会上是否认真对照检查,是否深刻剖析原因,是否落实整改措施等情况,深挖个人问题的思想病灶。对在汇报会上,谈个人问题存在避重就轻、应付了事的,在信访初核报告中予以明确,将之作为给予其党政纪处分的参考意见之一。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对执行廉政思想深度汇报制度不严、不力,导致单位或党员干部出现违纪违法问题的,实行责任倒查。对于出现轻微问题的,由县纪委领导约谈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问题严重的,严格追究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同时,实行“一案双查”,既查当事人的责任,又查相关领导的责任。2014年以来,已对履行责任不力的10个单位22名党员干部进行追责,其中,诫勉谈话8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4人。
兴国县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廉政思想深度汇报制度的规范化、常态化推行,让兴国县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截至6月28日,通过廉政思想深度汇报制度,兴国县已有1.49万个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改,整改落实率达93.1%,其余问题正在扎实整改之中。
“推行廉政思想深度汇报制度,让各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有了一个具体抓手,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作为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的有力探索,深度汇报制度通过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真正做到抓早抓小抓预防,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和规矩意识。”兴国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曾繁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