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工业绿动力释放节能红利
——赣州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0日

 

    7月15日,工人在赣州中航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总装线安装输送链。该项目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拟建设制造20万台纯电动车和20亿安时动力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新能源汽车总装生产线在进行设备安装。  特约记者徐祯 记者吴悦 摄


 
    □唐奇彦 见习记者彭梦琴
 
    目前,国家已经明确下达了“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5%的目标任务,在经济下行和翻番任务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我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大力发展、应用新能源,加大企业减排治污,实现清洁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A
 
    创新驱动
 
    发展新能源
 
    为有效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我市紧紧抓住国家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促进调结构、转方式的新经济增长点,实施节能减排示范工程,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我市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城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走进上犹县营前镇蛛岭村,光伏扶贫发电站的光伏板下,一簇簇鲜嫩的草菇长势喜人。该发电站占地面积20亩,按户均5千瓦的标准建设,总装机容量1.5兆瓦。目前装机容量700千瓦的一期项目已并网发电,而且村民通过在光伏板下种植草菇等经济作物,实现发电、种植两不误。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光伏发电每用1千瓦时清洁电力可节约0.4千克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99千克,有效促进节能减排。
 
    近日,市政府出台了《赣州市扶持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了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市场推广和配套设施支持三个方面15项扶持措施。据悉,《赣州市扶持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取得突破,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赣州按照符合低碳与生态经济的总体要求,依托特色资源优势,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高端化、产业化、规模化为导向,突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今年7月在杭州举办了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招商推介会,介绍了我市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蓝图,推介会上我市精选了31个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项目,总投资达到370亿元。达成签约合作项目9个,总投资125亿元。
 
    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符合国家顶层设计,紧贴国家产业导向,切合绿色发展要求,我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这块产业“蛋糕”,成为我市在主攻工业中抢占先机推进绿色崛起的重要着力点。
 
    B
 
    减排治污 推动清洁生产
 
    在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原来的煤场、煤渣场已经变成了储物仓库,高空烟囱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120平方米的天然气蒸气锅炉,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总投资180万元的工业锅炉煤改气项目是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建设的节能减排项目,项目投入使用后,企业由原来每年6000吨原煤使用量变为零原煤需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立竿见影。
 
    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市高新区分两批对红金工业小区24家工业企业共计30余台燃煤锅炉进行燃气改造,已完成7家企业煤改气改造,明显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目前,全面启动了谱赛科、菊隆高科、上海玖思等6家企业煤改气工作。
 
    “我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镀废水引排到电镀园内的污水处理中心,污水通过处理达标后,再回车间使用。如此循环,治污成本就降低了。”赣州市劲力磁材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峰说,这个占地面积130亩的中联环保电镀园,是国内首家通过环评验收、达到电镀工业废水零排放的高科技环保产业园,每天可处理污水5300吨,真正实现重金属废水零排放,解决了行业瓶颈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无独有偶,大余县鑫盛钨品有限公司也实现了工业生产废水循环利用,废水零排放。该公司投入近400万元建设了重金属废水处理项目,年处理废水量可达30万立方米,生产废水经系统处理后既可用于生产,又可用于厂区鱼塘。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循环利用是从源头节约资源能耗,减少排放的根本之策,我市大力倡导循环经济、走绿色工业发展、探索现代节能环保发展新模式,一大批工业企业实现了污水循环利用。
 
    我市坚持主攻工业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净空、净水”工程,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加快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升级,以节能降耗、环保减排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为主抓手,坚持减量优先、优化减量的原则,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深挖企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潜力,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推进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建立起资源消耗少、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和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推动高产率、低能耗和低污染的循环型、节约型绿色园区建设。
 
    C
 
    优化产业结构 强化生态招商
 
    在招商引资上,我市坚持高标准,严把项目评审准入关,放开手脚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经济。投资4亿元港币的华润赣州清田风电项目落户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友力磁材、众合磁材等项目发展稀土下游产业,引进海德合金、中瑞二期海底石油勘探硬质合金项目发展钨下游产业,一个个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纷纷落户。
 
    留得青山绿水,方能永续发展。我市将保护青山绿水作为执政良知,认真执行环评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格环境准入条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说不,仅赣州高新区就先后拒绝环评不合格项目20多个。及时整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20起,对赣州华劲纸业、赣州华兴钨制品、赣州逸豪优美科等产生废气较多的企业实施限期整改,驻厂督办,确保整改到位。严格落实禁燃区管理,禁燃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炉窑、炉灶等燃烧设施,督促现有燃煤锅炉的治理、清理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赣州华劲纸业有限公司完成了锅炉脱除尘治理和废水处理设施废气加盖治理升级改造项目,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全部安装脱硫设施,实施清洁生产。
 
    我市按照生态规划,实现绿色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实行生态环境项目筛选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园区发展方向的项目坚决放弃。坚持发展并按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加大补链项目招商力度,不断完善开发区现有产业推进主导行业生态产业链构建,形成现代化的循环经济链条,增强园区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我市节能减排工作。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