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内地资金疯抢港股最爱大金融 港股通已连续47天净买入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6日

    沪港通自2014年11月17日推出以来,原本“南冷北热”的格局,已从今年1月悄然切换至“南热北冷”。近期南下资金更是担心,港股通额度用罄怎么办?
 
  统计显示,港股通的使用额度在今年1月中下旬便超越沪股通。
 
  截至7月5日,港股通交易逐步升温,港股通累计使用额度从去年12月初的944 亿上升至目前1928亿元,额度使用率达77.12%。同期沪股通累计使用额度只从1245 亿微升至1357.92亿元(使用率为45.26%)。
 
  港股通连续47个交易日净流入
 
  香港恒生指数今日收盘时,下跌1.46%,报20750.72点。港股通资金净流入14.29亿元,当日余额剩余90.71亿元。这已经是港股通连续第47个交易日呈净流入状态。而在此之前,港股通还在2015年10月28日至2016年4月12日期间,创下过连续108个交易日呈净流入状态。某种程度上,已再度反映出南下资金正在高涨的热情。
 
  对此,兴业证券认为,沪港通南向交易近期出现了大规模的资金加速净流入。一方面,811汇改之后,港币对人民币价格呈现上升势头,通过沪港通而出境投资的兴趣明显增大。另一方面,除了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需要之外,对港股的追逐,还来自对于港股较高分红收益率的资产配置需求。
 
  券商中国记者做了一个统计,今年以来,港股通116个交易日,平均每日资金净流入10.3亿元。其中,仅有4个交易日呈净流出状态,其余112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190.69亿元。
 
  从港股通每月资金流入情况来看,今年1月份净流入200.27亿元,平均每日净流入10.01亿元;2月份14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00.4亿元,平均每日净流入为7.17亿元;而3、4月份,港股通资金净流入少有减缓的迹象,累计净流入103.46亿元和62.73亿元。但到了5月份,港股通资金净流入突然猛增至274.26亿元,环比增长337.21%;6月份更是以平均每日23.91亿元的净流入速度,急速消耗着港股通余额,造成港股通余额告急。
 
 
  截至7月5日,港股通总余额为572亿元,如果按照今年前116个交易日平均净流入10.3亿元速度来计算,港股通将在57个交易日后用完。如果按照6月份平均每日23.91亿元的速度计算,港股通余额将在23个交易日后用罄。
 
  南下资金偏好金融板块
 
  “根据我们的测算,南下资金偏好金融板块,年初至今净买入金额前十位中有五只是中国内地银行的H 股。”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H 股银行股息收益率较A 股更高;
 
  二是部分南下资金有配置权重股的需求;
 
  三是近期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尽管,此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已强调,额度不会成为问题。若额度耗至一定程度,将有主动审议机制。
 
  但仍有不少基金公司指出,港股通额度最多不超过一个月便会告罄,若届时无新动作,投资者赴港投资将再无渠道可言。
 
  沪股通相对冷清
 
  从资金北上的情况来看,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沪股通118个交易日,资金累计净流入625.76亿元,比南下资金少了47.64%,平均每日净流入5.3亿元。其中,有27个交易日呈资金净流出状态。
 
  从沪股通每月资金净流入情况来看,今年3月份资金净流入最高,达181.28亿元;其次是5月份123.49亿元;4月份也勉强过了100亿元。而这一情况,与港股通的资金流入情况来看,境外资金北上却是较为冷静。
 
  资金南下三个理由
 
  业内人士分析,资金南下出海热情在今年爆发的原因主要缘于两点:一方面是今年国内股债市场表现不佳,投资者将目光转向海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民币所面临的贬值压力所致,投资者希望能通过海外资产的配置规避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
 
  国富大中华基金经理徐成认为,随着脱欧“靴子”落地,利空亦随之出尽,且港股市场估值便宜,是较好的介入机会,港币与美元挂钩,将直接受益于美元升值。从周边市场看,东南亚市场投资者担忧货币贬值,在避险情绪驱动下资金或将流入港股。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业内人士观点整理了资金南下出海的三个理由:
 
  一、港股还是洼地
 
  二、深港通预期升温
 
  三、人民币贬值预期

分享:

来源: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