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互认基金开闸半年 “南下”数量多“北上”销量好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9日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自2015年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大幕拉开以来,至今已运作近半年。整体来看,“北上”基金销量更佳,而“南下”获批基金数量更多。
 
  据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共有36只内地基金已经获香港证监会认可,可以在香港销售。按照认可时间算,最新获批的是嘉实基金旗下的嘉实成长收益和嘉实研究精选基金两只基金,获批时间为4月6日。
 
  相对来说,“北上”的香港基金数量要少于“南下”的内地基金数量。据证监会最新基金募集申请进度表显示,最新获准的“北上”基金是2月3日获批的建银国 际国策主导基金、中银香港全天候中国高息债券型基金、摩根太平洋证券基金。最新申请的是3月海通资管(香港)旗下的香港互认基金海通环球人民币收益基金。
 
  虽然数量有限,但受海外投资持续升温影响,“北上”基金销售情况明显好于“南下”基金。据外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香港基金在境内发行销售数据持续走 高,1至3月累计净汇出金额分别达到4017.67万元、19772.88万元、72000.33万元,其中,3月份环比增长近三倍。而内地基金在香港发 行销售数据明显较弱,1至3月累计净汇入金额分别为2154.33万元、3713.37万元、4457.5万元。
 
  正是在此背景下,“南 下”基金的后劲较弱。目前获得“南下”资格的36只基金,发布销售文件的只有16只。有香港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处于转型期,A股市场经历了 大幅波动,短期在港资金积极布局A股的意愿不强,因此“南下”基金短期内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可能性不大。而且,相对来说,“南下”基金要跟香港渠道谈代销, 其中尽职调查等周期较长,也影响了产品上架速度。“不过,也有不少机构和高净值客户对A股表现出兴趣,但还需要时间去习惯A股产品的投资风格。另外,基金 销售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未来这一块业务空间很大,我们还是会积极布局。”上述人士表示。
 
  由于内地投资者众多,“北上”基金销售情况 明显好于“南下”基金,也有不少外资愿意积极布局这一业务。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资本外流渠道收紧,QDII基金额度一票难求,再加上人民币贬值预 期,“北上”基金成为新的出海渠道,不少在港资产管理公司正积极准备,也有不少在港的海外基金公司希望监管层能放开更多限制条件。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