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捷信被300高管集中流失 业内:行业飞单严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07日
消费金融行业快速扩容,正令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遭遇挖角危机。日前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报料称:首批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短期出现近300名员工辞职,且辞职人员主要为经理以上级别的中高层。
对此,捷信方面在接受南都记者求证时表示:“春节过后,有人会倾向离开现有工作或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今年的情况与往年类似,并无明显区别。”
但多位消费金融业内人士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行业主体不断涌入消费金融,导致消费金融人才需求突然暴增。人才紧缺暂时“无解”,目前行业解决人才问题主要靠“挖角”,而“挖角”风的盛行,使得行业愈加浮躁,“飞单”现象严重。
捷信:今年的情况与往年类似
广州一名消费金融行业人士日前向南都记者报料:上个月底,捷信金融在开完年会后,出现300多名经理以上的中高层集中辞职。
“全部被新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挖走了”,上述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被挖走的员工基本上工资底薪都翻了一倍以上。他表示,消费金融行业基层人员流动大是行业普遍现象,但如此庞大的中高层集中辞职较为少见。
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公司晋升架构基本是业务经理、团队长、门店负责人、片区负责人、分部的城市负责人等四到五级。而其中,中高层是行业最为紧缺的人才。“消费金融是标准化的产品,标准产品是批量风控和批量销售,产品设计非常关键,每个地区的参数要不断调整。”徐北举例说,广州地区3C类的产品额度可以高一点,在一些二三线城市,针对性产品会低一点。
从业内人士提供的报料看,捷信被挖的正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据悉,捷信金融为银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中的唯一外商独资企业,是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对于员工出现集中辞职,捷信回复南都记者求证时表示:“春节过后,有人会倾向离开现有工作或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今年的情况与往年类似,并无明显区别。”据悉,捷信金融现有员工3万多人。
现状:消费金融缺人才导致挖角
尽管捷信否认员工大规模辞职,但消费金融由于短期快速扩容导致人才严重匮乏却是不争的事实。
2010年,经银监会批准,北银消费、中银消费、锦城消费和捷信消费 金 融 公 司成为首批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2013年,银监会修订完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新增10个城市参与试点。根据C E P A相关安排,合格的香港和澳门金融机构可在广东(含深圳)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随着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国内消费金融市场有望持续快速发展。而除了持牌经营的,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在内的不少互联网企业、P2P公司亦纷纷涉足消费金融业务。“人才紧缺导致的挖角现象,使得消费金融行业浮躁,工资大规模上浮以及‘飞单’现象严重”,徐北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