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银监会有望针对性下调拨备率 业内:为银行减负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3日

    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经济环境持续下行,商业银行不良压身,拨备覆盖率也出现显著下降。昨日有消息称,银监会或将调整7家银行拨备率,包括5家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由目前的150%下调至130%-140%。北京商报记者向银监会相关人士求证,未得到正面答复。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根据不同经济环境调整拨备率属常规操作,可以避免银行经营波动,为银行“减负”。
 
  近年来,银行不良持续攀升,拨备覆盖率连连下滑。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有11家银行拨备覆盖率低于200%,6家低于170%。因此,商业银行纷纷呼吁银监会等部门降低拨备覆盖率。2月时有消息称银行希望拨备率降至100%-120%不等,监管层对此给予考虑并测算可行性。
 
  拨备覆盖率是指银行要提前从利润中预估一定比率,预备冲销未来可能真实出现的坏账。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室主任曾刚看来,动态拨备是逆周期的,即经济较好、坏账少的时候多提拨备,经济不好、坏账攀升的时候释放拨备,对冲、核销坏账。因此,拨备率是根据宏观环境和不良率变化进行的动态调整,不是一定要维持在一个水平。
 
  由于这一指标也可以反映出银行财务是否稳健,有观点认为下调拨备率可以达到美化银行财务报表的作用,曾刚对此表达了不同观点。“下调拨备率主要是为了减少银行负担而非粉饰财务报表。在银行不良攀升情况下,如果拨备率仍保持高水平的话,对银行利润有很大影响,也不利于经营上的稳定。这时在审慎前提下适度下调,还可以对信贷扩张、支持实体经济有间接作用。”也有人士认为,下调拨备率非治本之策,投资者不能以银行降低拨备覆盖率增加的利润来判断其经营优劣。曾刚同样表示,银行的利润不能以时点数据来判断,银行的风险是滞后的,即便当期看到银行利润很高,也不能认为未来可以继续保持这一水平,不良成本会在以后体现出来。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