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改革潮起 情暖民生
——我市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综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刘珊伊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2日

    3月12日,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共建赣州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教育部召开,对于我市提请需要教育部解决的具体事项,教育部各司局均一一回应,并表示大力支持。据悉,自2014年1月部省共建赣州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以来,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效解决了制约赣州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问题,为全国教育改革探索了经验。
 
    对老百姓来说,改革成效如何,住房、就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会有最直接的感受。近年来,赣州市持续推动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坚持把民生工作当作重中之重,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许多民生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提升。一项项深得民心的举措,就像一双双“幸福之手”,叩开了百姓的家门,让人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赣州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我市启动实施了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教育云试点工程、赣州职教园区、农村教师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扩充了优质教育资源,有力推进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探索了五年一贯制和“联合招生、分段培养”等职教形式,启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同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我市积极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着力推进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入学,城区义务教育“择校热”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实施了高考、中考改革。赣州破除户籍限制,允许具有我市高中阶段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我市学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当地生源享受同等待遇,允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迁入地报名参加中考并与当地生源享受同等待遇。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则统筹协调市属中职学校和驻市高职院校,采取五年一贯制、“3+2”、“联合招生、分段培养”等形式,实现中职与高职的上下衔接。
 
    医疗改革:撑起百姓健康保护伞
 
    “以前这样一盒阿卡波糖得52.5元,现在只要45.6元,吡格列酮原价是29.1元一盒,而现在只要25.3元……一年下来,省下不少钱呢。”兴国县龙口镇文院村村民谢礼凤日前对记者说,“药价下调了,我们看病知道自己花多少钱了,这‘明白账’让我们心里透亮透亮的……”说起公立医院改革所带来的好处,谢礼凤有说不完的话。
 
    据悉,我市已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成各项卫生筹资任务。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赣州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指导意见》,2015年所有县(市)均启动了以“取消药品加成、调整服务价格”为主要标志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2015年,18个县(市、区)新农合大病保险全面启动,实现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全覆盖。同时,全市新农合参合率为99.7%,超过了省定95%的目标任务。按服务人口每人每年40元的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配套资金足额到位。
 
    社会保障:全覆盖保基本勇兜底
 
    2015年7月,我市被列为全国11个地市级“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我市推进“救急难”综合试点,在全市290个乡镇(街道)和3490个村(居)建立社会救助受理窗口,开通全市统一的12349和96333信息受理平台,实现了社会救助统一管理,构建起“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各界参与、统筹有力、保障全面、运转高效”的大救助格局。
 
    近年来,我市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方面,明确了养老用地、运营奖补、税费减免、就业用工、医养融合、贷款融资等六大优惠政策,助推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大力推进了社会福利设施建设,2015年开工建设“三院”(综合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项目51个、农村老年人颐养之家(幸福院)251个、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
 
    在人力资源和社保体制改革方面,我市加快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落实了监管人员。加快推进医保城乡统筹,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改革,加快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整合。目前,全市18个县(市、区)的整合方案均已报至当地编委。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