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曾艳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1日
近日,在章贡区经营保健食品的李先生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申办变更机构组织代码和税务登记证,只用了约半个小时便顺利办完所有手续。
审批环节减少,办事效率提高,有过申办各种审批、登记备案等手续的人,都会有如上感受。在过去一年里,赣州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的“先手棋”,全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简政放权步伐,为新常态下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
简政放权动真格 激活市场“细胞”活力
“以前办这一套证照需要重复填表、跑多个部门才能办好,实行三证合一后,办理营业执照免去了很多繁琐的程序,真是太好了。”近日,拿到新版营业执照的市民王丽丽兴奋地告诉记者。
去年10月,赣州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审批环节减少,办事效率提高,极大方便了办理证照的人们。
这种轻松体验的背后,是赣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进行的“自我革命”。2015年,赣州着力精简审批事项、缩短流程时限,市级3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下放审批事项59项,委托2项,转变管理方式17项,暂停实施28项,转报实施3项,整合31项。市本级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68项,较2013年初缩减近72%。同时,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结时限由14.65个工作日,缩短为7.4个工作日,缩短近50%。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六单一网”建设,规范权力运行。这一年,全市编制公布了行政权力清单、行政责任清单、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前置审批条件目录清单等五个清单,给权力打造了一个透明的笼子,赣州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优化。不仅如此,于2015年12月底上线试运行政务服务网,实现了省里提出的“联得上网、打得开网页、有真实内容”的初步建设目标。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去的是群众和企业的经济、时间成本,增加的是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和发展环境的优化,“一减一加”之间成效立显。
据统计,2015年我市新增市场主体6.46万户,同比增长30.86%,总量达39.68万户。市场主体的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73.87亿元,增长9.6%,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二。
机构改革出实招 权责关系进一步理顺
全面深化改革并非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注重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节骨眼和要害之处用力,实现“一子落”激发“全盘活”的效果。2015年我市积极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市县政府组织体系更加精干高效。 以计生工作为例,在县(市、区)计生行政主管部门下设计划生育服务站,在乡镇(街道)计生办下设计划生育服务所,基本保证了计生工作的进行,但乡(镇)卫生院与计生服务机构功能相近、职能交叉,容易出现资源重置、机构重叠、人员闲置,造成人、财、物的严重浪费和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
“将两者进行整合后,既有效减少了业务交叉,避免卫生和计生资源浪费,又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了医疗卫生和生育服务水平。”市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坦言。据了解,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和计生服务机构的整合正稳步推进。
政府机构改革中,我市大力推进政府机构和职责整合,市本级设置工作部门33个,章贡区23个,其他县(市、区)均24个。新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落实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工商、质监体制调整。通过改革,政府机构设置、全市部门管理机构和内设机构设置更加规范。
通过政府机构改革,各单位职责关系相应进一步理顺。将房屋登记、林地登记、土地登记的职责明确由国土资源部门承担。在国土资源局增挂不动产登记局牌子,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确保不动产登记工作有专门机构承担落实。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明确由农业粮食部门承担;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系列做法,优化了政府职能,有效解决了一批职能交叉和关系不顺的突出问题。
加强编制工作是实现机构精简的保证。在改革中,我市机构编制部门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思路,扎实推进控编减编工作,力促实现机构编制效益最大化。目前,《赣州市控编减编工作方案》已经省里批复并以两办名义印发,各县(市、区)控编减编方案也已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