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遇逆境稳扎稳打 抓机遇锐意求升
——我市2015年开放型经济发展盘点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刘孟强 特约记者陈兰 记者王怡岚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4日

    毋庸置疑,2015年是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一年。但令人振奋的是,2015年我市相关部门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开放型经济稳健前行,助力电子商务强势上扬的不懈努力结出喜人硕果。

    2015年,我市迎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三周年,在三年大跨越的浪潮中,各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积累了发展势能。2015年,我市紧紧围绕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对外贸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新兴业态,加快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在不利的经济形势下稳扎稳打,在机遇面前迅速反应,锐意求升。

    ●走出去 引进来 更开放

    彰显振兴发展的

    赣州魅力

    2015年初,一份条理清晰的招商引资时间表已经放在了各个相关部门的案头,从“走出去”各项活动,到“引进来”的洽谈对接,力图招商引资工作在开局就占据先机。

    占据先机,把握优势,抢抓机遇是前提。2015年,赣州抓住振兴发展三周年、各项政策优势累积质变、赣南发展大跨越的优势,抢抓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助推江西发展升级的机遇,以更开放的眼光、更灵活的方式,推动“走出去、引进来”的进程。

    2015年3月,在我市商务部门的策划、邀约下,来自珠三角的35家商(协)会秘书长或相关负责人组成考察团,其中,深圳市温州商会、深圳市浙江商会等一批影响力大、实力强的商会赫然在列。考察团深入赣南企业考察调研,与市、县决策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进行项目、资金、政策的高效率双向选择,开启了我市以商(协)会为单位进行招商对接的新模式。

    2015年,我市积极开展“民企入赣”系列招商活动,全市共签约内资项目246个,投资总额1692.02亿元。合肥中航新能源投资60亿元创办的20万辆纯电动汽车项目、AH动力锂电池项目,投资35亿元的赣州市农产品流通(加工)体系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花落赣州。

    2015年,“走出去”的足音催振着赣南开放发展进程,我市将2015年5月定为“集中外出招商月”,动员各县(市、区)、经开区科学谋划、统一行动、造成声势,通过多种形式“走出去”,当月即引进省外投资项目25个,环比上升47%,实际进资74.21亿元,环比增长121%;外资实际进资15134万美元,环比增长68%。从2015年5月至9月,我市组织参加江西省牵头的,在重庆、武汉、西安、深圳、南京、杭州、上海、厦门等地召开的多场推介会,在全国范围内,与工业、农业、旅游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的知名民营企业展开深入交流合作。在2015年赣港经贸合作活动和第十三届赣台(宜春)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上,我市共签约外资项目27个,投资总额16.45亿美元。这一年,全市共组织外出招商活动1411批次,拜会企业、商会2032家,各县(市、区)举办各类招商活动32场,在谈项目1058个,签约项目244个,签约资金717亿元。

    ●新业态 新机遇 新跨越

    电商崛起势头迅猛成绩喜人

    2015年,赣南电商迅猛发展。依托赣南脐橙等农产品、南康家具、钨和稀土、服装、旅游等优势产业,赣南电商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值呈现几何增长。2015年,我市电子商务交易额220亿元,同比增长10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7家,年交易额1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下电商企业2634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

    2015年,我市不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州市关于加快电子商务扶贫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互联网+电子商务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即将出台,从园区建设、平台搭建、企业扶持、人才引进、电商进村、氛围营造等方面,为电商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外,联合阿里巴巴集团举办了互联网+革命老区农村电商发展(赣州)峰会、第七届中国电商文化节,以及由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的全市农村电商知识讲座等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2015年,电商平台的加快建设夯实了电商强势崛起的基础。我市2015年新增14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县,实现了除市中心城区外的全覆盖,每县可获中央补助资金1850万元。同时,南康家具市场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章贡区飞天电商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省省级示范基地达3个,示范企业达8家。2015年,我市涌现出一批电子商务集聚区,各个县(市、区)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孵化基地作用逐渐凸显。此外,我市还分别与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顺丰集团、苏宁云商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县域电商、农村电商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培训学院赣州分院、苏宁大学、新农商学院等一批电子商务培训机构也纷纷落地。

    2015年,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发展的融合进一步推进。2015年赣南网络脐橙节的盛况还历历在目,赣南特色农产品电商前景光明。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苏宁集团等多个平台的合作,2015年,赣南脐橙网络销售再创新高,赣南脐橙品牌在全国更加响亮;淘宝网特色中国赣州馆、1号店赣州馆、苏宁易购赣州馆、京东商城赣州馆先后上线,顺丰速运还开通了专门针对赣南脐橙的“橙运”专线,大大降低了赣南脐橙快递成本,赣州邮政等一批本地物流快递公司也都全力以赴支持赣南脐橙物流配送。南康家具市场通过与电商抱团发展,成功由传统市场转型为电商孵化基地,目前已集聚了1062家电商企业及配套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电商交易额爆发式增长,交易额突破50亿元。

    ●化压力 稳阵脚 求突破

    外贸出口

    稳扎稳打逆势上扬

    最近,赣县统计部门给出了2015年的外贸数据,在汇率频繁波动、贸易摩擦增多的2015年,该县外贸经济实现逆势飘红,该县出口总额2.72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在赣县,腾远钴业有限公司作为矿产品深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萎靡、竞争加剧的压力下,毫不放松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甚至将工厂建到非洲等地,2015年,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7000余万美元;台隆电子有限公司曾经产品单一的灯具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在国际市场风雨飘摇的2015年打了翻身仗,企业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691.23%。

    2015年,我市外贸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逆势增长和提升。截至2015年末,我市备案登记的外贸企业已有1573家,其中实现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超过800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比去年同期净增21家。同时,我市出口质量显著提升,轻工产品和特色农产品逐渐成为出口主要拉动力量,生产型企业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如今,我市出口商品覆盖了13大类,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三成以上。

    2015年以来,以申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契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队伍不断扩张,服务贸易取得新突破。以福雷斯、科睿特、高盛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主的赣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协会正式成立。2015年,我市已有80家企业完成网上注册并上传数据,全市上传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达2529万美元。

    2015年,我市外贸能顶住压力,外贸重大平台的建设功不可没。全国家具产业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去年,我市有进出口业绩的家具企业已达20余家,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以上;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地申报工作扎实推进,预计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将超过15亿美元;赣州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封关运行,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顺利运行,赣州市外贸促进中心、阿里巴巴赣州LBS服务中心、南康家具进出口贸易服务中心等外贸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逐步完善,对我市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借外力 增内力 促腾飞

    对口支援

    为振兴发展再添动力

    2015年6月,赣州科睿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科睿特指挥社区管理系统”软件获得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金奖。2015年,以章贡区软件产业为典型,赣州软件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产值基本为零到产值过亿的大跨越。而作为我市软件产业的龙头企业,科睿特公司的董事长曾彬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央部委对赣南的对口支援密不可分。

    2015年,在对口支援章贡区的工信部的支持下,我市在北京举办了2015赣州软件产业发展推进会,软件产业的招商开始走出去;章贡区搭建起了软件产业孵化园,并获批2015年度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和江西省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章贡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利税同比增长了近200%。

    2015年,商务部、省商务厅先后举办了江西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投资促进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全南县举行了跨国公司民生公益项目交接仪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工发组织、美国盖茨基金会,启动了对口支援全南县项目。2015年初,我市在商务部投资事务局组织的2015中外投资工作会上播放了赣州投资宣传片,向参加年会企业代表宣传了赣州的投资环境。在商务部外资司的组织下,欧姆龙、施耐德、丸红、安利、戴尔等13家跨国公司来我市进行项目考察和投资。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