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汇率贬值是大跌核心原因
□本报记者 徐文擎
新年过后第4个交易日,A股再度熔断。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北京私募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持续贬值是引发A股下挫的核心原因,而水土不服的熔断机制加大了下行风险。
“作为舶来品,目前中国版的熔断机制还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北京某私募总经理告诉记者,水土不服的原因主要和A股现有的投资者结构、交易制度安排有关。
“T+1日交割意味着,如果出现触发第一档阈值熔断的情况,市场在恢复交易后,理性人基本不会去做与市场此前方向相反的交易,必须做出和市场同向的选择。 因为买错了不可再卖,尤其是在需要流动性的情况下,卖出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再加上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行为的趋同性很强,而5%和7%两档仅差两个百分 点,相隔太近,在第一档熔断后极易触发第二档熔断。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点,周一指数从下跌5%到7%用了6分钟,周四可能连两分钟都不到,从第一档到第二 档下跌速度非常快。美国是三档熔断,每档的间隔比较大,分别6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同时T+0的交易制度让投资者保存了一定反向交易的动能。”他说。
淡水泉投资认为,2015年10月以来,中小盘股票反弹较多,泡沫没有出清,估值仍在高位,市场本身存在内在的调整诉求。此外,近期市场本身的不确定因素 增多。在这种背景下,熔断机制作为新生事物被导入市场,在散户为主的环境下,短期内难以达成监管层最初的政策意图,甚至会在情绪推动下放大市场波动。
源乐晟资产表示,近期市场跌幅超出预期,究其原因是在汇率贬值大背景下,A股总体高估缺乏吸引力,看多投资者原本预期会有春季躁动,但近日走势让这些投资者失去信心,投资者需要谨防多杀多。
上述私募总经理称,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处在上升通道;去年8月11日人民币突然大幅贬值后,市场也表现得比较恐慌,但随后人民币汇率稳定下 来,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情绪。元旦后再次快速贬值,4个交易日贬值1%,超出大家的预期,对于贬值幅度和速度,投资者并没有明显的预期,这是造成急速恐 慌的主要原因。如果监管层能够做好预期管理,让市场提前对全年贬值的幅度、速度有一定的预期,并提前释放一部分风险,可能情况会有所改善。
基金经理提示流动性风险
□本报记者 李良
上海多家基金公司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来看,由于人民币贬值、大股东解禁等诸多利空消息仍需要消化,A股仍存在剧烈震荡的可能。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本周A股暴跌大幅释放了系统性风险,在“资产荒”的背景下,A股依旧有投资机会。
中欧基金曹剑飞表示,昨日市场调整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引发:首先,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在岸汇率从12月初的6.40附近贬至当前约6.57,离岸从 12月初的6.42贬至当前6.70附近;其次,银行间流动性由于季节性和汇率贬值因素边际上收紧,同时元旦前降准预期落空,引发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第 三,2015年7月8日证监会对持股5%以上的股东和高管实施的“减持禁令”于今日到期,市场仍存在恐慌情绪。
不过,曹剑飞同时指出,市 场下跌的同时也在释放风险、孕育机会。他认为,2016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的一年,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帮助地产去 库存、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因此二季度经济可能会见底企稳,运行于一个新的低位平台之上。同时,央行仍有较大的降准空间,流动性整体仍维持宽松,未来的市 场依然向好。
富国基金则指出,本周出现的连续熔断和2015年市场巨幅调整有根本不同。2015年6月,市场仓位高、杠杆高,政策态度不 确定,而这些负面因素现在都没有。周三市场大涨后的资金面数据可以看到,存量博弈资金仍在场,因此连续熔断后,市场风险已释放,不用恐慌。海富通基金也表 示,2016年可能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拐点,国企改革、注册制实施、战略新兴板推行等都有待资本市场辅助,中长期不必悲观。
虽然基金经理长 期看好A股市场,但对短期市场快速下跌有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依然让他们充满忧虑。上海某基金经理认为,短期来看,当前A股市场最需要警惕的是流动性风 险,而这种风险在昨日个股大面积跌停后已经初露苗头。他指出,与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即触发熔断不同,昨日首次熔断后,仅仅过了两分钟便触发第二次熔断,许 多个股便是在这短短两分钟中急速跌停,表示市场出现恐慌情绪。如果没有有效措施制止,极有可能会形成上一轮股灾中的连续跌停现象,引发流动性危机。
某基金投资总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流动性风险是当下A股市场最大的风险所在。由于熔断机制的存在,一旦市场形成不理性预期,频繁的错杀行为会更早触及 熔断机制,导致A股交易时间和交易量大幅度锐减,形成预期之外的流动性危机,后果难以预料。“当前最重要的,是监管层应当主动引导市场预期,而不能放任市 场错杀行为继续。否则,熔断机制的效果会与预期相反,反而加剧了市场暴涨暴跌。”
券商:3月后股市或好转
□本报记者 朱茵
7日,多家券商表示,海外股市下挫、原油大跌、人民币汇率贬值等诸多因素叠加,令A股市场信心疲弱,投资者集中减仓并引发恐慌性抛盘。未来恐慌情绪消散后,市场或迎来新机会。
海通证券表示,从经济基本面看,很难理解人民币为什么突然贬值。但决定汇率的不光是经济基本面,还有政策基本面。如果从汇率背后的政策基本面看,人民币贬 值更容易理解。人民币贬值压力背后是资本流出大于流入。一方面是企业外债去杠杆,另一方面是企业和居民把人民币资产换为美元计价资产。近期,人民币持续贬 值显示央行可能对贬值更为宽容。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股市大跌是多重因素导致的。汇率影响市场是通过两个途径,短期是利率预期,是否导致利率紧张预期出现;长期看数量,即流动性水准。如果利率出问题,说明短期抽离太多,恐慌产生;即使利率不紧张,但是水少了,市场也不会好。
野村证券认为,影响2016年中国股票走势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美联储加息周期。野村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6月和12月加息。二是中国信贷周期。供给侧 改革可能导致“僵尸企业”关停以及不良贷款和其他违约上升。在操作上,建议上半年逢高卖出、下半年逢低买入,3月左右市场担忧情绪或缓解,股票可能出现修 复性反弹。到2016年下半年,利空出尽是利好,投资者会逐步认识到政府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流动性充足,上市公司将受益于“僵尸企业”退出,结构性改革有望 真正开始。
基金:多因素共振致恐慌情绪升温
□本报记者 周文静
深圳部分基金机构表示,1月7日市场再度出现大跌,多因素共振致市场恐慌情绪升温,目前部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仍较为担忧。
“1月7日,股指再次熔断,除因上市公司董高监(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存在减持风险外,或受隔夜欧美股市大跌、离岸人民币大幅贬值和注册制实行等几大因素共同催化而致。”华润元大表示。
鹏华基金首席策略师张戈认为,出现深幅调整的主要原因来自金融体系加杠杆到了相对极端的状态,尤其是近期险资高杠杆举牌上市公司事件引发了市场对金融风险的关注,叠加IPO新政和限售解禁带来的冲击,指数向下快速收敛。
对于未来市场走势,华润元大指出,目前市场存在不确定性,短期走势或继续受外部环境和政策影响。不过,经历熔断后,不少前期涨幅过大的股票估值回到了相对安全区间,后续可能继续受到资金青睐。总体来看,投资者短期需防范系统性风险,理性对待市场变化。
张戈认为,2016年的宏观调控将呈现货币政策弱化、财政政策强化、供给侧改革加速的格局,预计经济增速前低后稳。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减税,这将直接提升市 场的改革预期。从资金和流动性来看,宏观流动性整体宽松,稳增长、去产能、地产去库存将占用大量资金,股权类杠杆率将难以继续上升。
张戈表示,今年市场流动性可能与去年有所不同,市场整体将呈现区间震荡的特征。A股市场大小盘风格上相对趋于均衡,预计难以出现过去两年的巨大分化,看好转型中的“高新”领域——即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型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