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优质医疗资源 推广科学储粮方法
国家卫计委、国家粮食局对口支援于都县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钟小明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4日
“以前病房又窄又小,环境也差,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近日,在于都县桥头卫生院,62岁的谢林发对医院环境竖起大拇指。条件的改善源自《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国家卫计委、国家粮食局和于都县“结亲”,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于都县倾力支持。
国家卫计委对口支援于都后,第一时间派出干部到于都县各卫生院进行多次调研。国家卫计委了解到该县各乡镇卫生院中普遍存在的床位不足、环境不佳等问题后,随之将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来推进。
于都县卫生局干部邹贤斌介绍,在国家卫计委的帮扶下,该县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13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目前,桥头乡、马安乡卫生院已经投入使用,其他11所即将完成建设。
于都县人民医院是该县唯一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但由于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医疗人才比较匮乏以及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每当遇到疑难重症时,患者只得去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医院就治。
在国家卫计委的推动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于都县人民医院、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于都县中医院及禾丰、银坑、岭背、小溪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纳入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纳入系统的各级医疗机构。“通过这套设备,医院部分疑难病例患者便可省去长途跋涉、辗转奔波的劳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专家的诊疗服务。”该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张承华向笔者介绍。
“不仅是国家卫计委,国家粮食局也同样在粮食流通方面给予于都县极大帮扶。”该县振兴办负责人张晓荣介绍说。在国家粮食局对口支援于都的帮扶下,于都“粮安工程”、粮食质量监测站建设、人才交流和培养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提升。
在于都县岭背粮库院内,笔者看到,经过换顶、刷墙漆、做防水后的粮库焕然一新。“粮仓修好后,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会发霉了。”该粮库负责人叶火生高兴地说,“岭背粮库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粮库虫害、霉变、鼠食问题严重。国家粮食局下拨资金245万元维修后,粮库修葺一新,储粮按品种分类归仓,既科学又安全。”目前,该县西郊、岭背、盘古山、车溪、新陂5个粮库10栋仓库1.51万吨仓容的“危仓老库”已完成维修改造。
加强粮食产后科学管理,是农民实现丰产丰收的重要举措。国家粮食局为于都下拨5000套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资金。通过对农户科学储粮仓的推广普及,使农户减少粮食损耗2%以上,全县受益农户1.5万多户。
岭背镇种粮户孙金发就是科学储粮仓的受益者,他高兴地告诉笔者:“相比以前木头做的粮仓,科学储粮仓的好处可多了,既不会发霉,也减少了鼠患,储存时间还更长了,更重要的是,每年可以帮我增加不少收入。”
在国家粮食局的关心和指导下,于都县粮油质量监督检验站还通过考核认定,被授权挂牌“江西于都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成为我省首家授权挂牌的县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
真情播撒结硕果。在国家卫计委、国家粮食局的对口支援下,该县规划建设了于都粮油产业园。于都县医药健康产业园被列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并享受国家及省的优惠政策;该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县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县;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央经费补助继续执行西部标准。同时,该县仙下2.5万吨粮食储备库建设已于今年6月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并获得中央预算内粮食仓储建设资金525万元。该县被列入国家粮食局储粮“四合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数字粮库工程”和“粮食流通信息化”示范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