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报告:银行业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决定性力量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2日

    ⊙记者 李公生
 
  10日,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共同举办的“2015中国北京互联网金融创新论坛暨《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5)》(下称“报告”)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该报告由前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博士担任主编,中科金财董事长朱烨东博士担任执行主编,在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指导下,中科金财牵头组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国泰君安研究所、安徽金融资产交易所、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等业内知名机构共同参与撰写完成。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5)》延续了前两年对行业的巨大影响力,较之前两年的研究成果,其观点更加鲜明,亮点更加突出,实践积累更加深厚,解析了2014年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的大事件,并对2015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变化和趋势进行了预测。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上,报告指出,银行业将是决定性力量,P2P等创新工具只是有益补充,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估值必须按照不同阶段予以区别。报告认为,P2P平台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本质上仍然是普惠金融,其体量难以做大。在未来的几年,P2P将会出现行业的大规模整合或向一站式投资理财平台的方向发展,也将与O2O进行融合,成为以银行为主体的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
 
  而目前,银行的信贷资产达到68.8万亿左右,P2P的规模在3000亿左右,众筹规模约为几亿元,两者合计大概占到银行信贷资产规模的千分之四。从规模上看,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形态远远不及银行的信贷规模。目前国内在册企业约有1800万个,小微个体户6000多万个,即便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全面放开,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依然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首选方式。
 
  报告执行主编朱烨东表示,我国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流趋势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领域延伸,在可见的未来,主要融资渠道还是银行。实现资产证券化之后,互联网银行将会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特色。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