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林科所培育的高产油茶苗。
|
|
□记者彭雪英 文/图
精准扶贫,首要生态扶贫。
占江西约四分之一面积、五分之一人口的赣南,坚持生态为重,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立足点,致力改善民生,绿色崛起。
生态扶贫,首要产业扶贫。
赣州从不缺绿色,但绿色一直是赣州不变的追求。伴着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201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等美誉,赣州绿色产业发展激情昂扬。
产业扶贫,首要油茶扶贫。
油茶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以油茶产业为抓手,我市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培育优质种苗、新造高产油茶林、改造低产油茶林,我市百姓有了永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目前,我市种植油茶230万亩,8万多困难群众通过种植油茶脱贫致富,去年油茶产业总产值36亿元。
A
因势利导促进发展升级
发展油茶产业,赣州底气十足。
在赣南,如果有一种产业能像脐橙一样,走进寻常百姓家,富裕千家万户,那就是赣南油茶。
油茶榨出的油为茶油,茶油一直被视为山珍贡品,素有“油王”之美誉,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千百年来深受赣州百姓的喜爱。
我国的油茶中心产地分布在湘、赣南部,油茶树生长在没有污染的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赣州是革命摇篮,在战争年代,赣南人民就用茶油表达对红军的深厚感情。老红军王承登说:“茶油是个‘宝’,既能食用,又有药用价值。当年,赣南老区群众就是用茶油、钨砂,从白区换回食盐、药品、武器等支援红军。”
油茶是我市重要的传统经济林树种,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230万亩,居全省第二位,已成为江西省主要油茶产区。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立足优势,结合实际,牢牢把握《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机遇,强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集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产业链涵盖一、二、三产业。
2013年,国家林业局把赣州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我市先后有15个县(市)享受了国家现代农业油茶、中央预算内油茶发展2个示范项目的扶持。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下,赣南油茶“香”味日浓,渐入佳境。
B
创新驱动,助力转型升级
发展油茶产业,赣州活力十足。
结合精准扶贫,我市不断转变发展思路,推动油茶产业跨越式发展。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扶贫资金等形式入股,兼顾社会、企业、政府利益,实现多赢。
“政府回购、公司托管、贫困户收益”的发展模式。即政府出资回购公司进入挂果期的高产油茶林,按面积落实贫困户,建立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同时委托公司经营管理,实现对贫困户产业扶贫。瑞金市整合全市49个贫困村每个村1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用于购买绿野轩林业公司已挂果油茶林。同时,返租给油茶企业经营管理,实行股权和受益权分离,股权为国家所有,受益者为贫困户。租赁期内,绿野轩林业公司对租金收入分红保底1500元/亩·年。经测算,贫困村的产业扶贫户年均收益2072元,人均年收益581元。
“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即农户与公司签订油茶管护合同,进入丰产期按产果量定分成。公司负责油茶生产资金投入,农户负责管护,公司每月按进度支付管护费,实现企业和农户利益共赢。在于都县,江西绿中源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动对接贫困户,将位于段屋乡、梓山镇的油茶基地4531亩承包给67户贫困户管理,管理费每亩每年260元。
“油茶专业合作社”模式。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通过出资、出地、出劳等方式参与油茶产业发展。
创新驱动,我市油茶产业跨越发展。
C
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升级
发展油茶产业,赣州魄力十足。
良种良苗是油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市林科所在我市选育出23个油茶优良品种,其中11个被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12个为省级良种。2013年,市林科所实施的赣州油2号等8个油茶良种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成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跨区域重点推广示范项目。
同时,我市推行“改”“造”结合,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目前,我市有油茶林230万亩,其中新造高产油茶林65万亩,低产油茶林165万亩。我市一方面大力鼓励、扶持新造高产油茶林,一方面积极改造低产油茶林,进行更新换代。
于都县祁禄山镇畚岭村上均田组贫困户张秀荣,是九口之家,人均收入仅2630元;去年通过引导对自己97亩老油茶林实施改造后,当年油茶收入达2.1万元,另油茶项目补助14550元,单油茶人均收入就达3950元,成功实现脱贫。
近段时间来,我市林业部门油茶技术人员甚是忙碌,他们奔走在全市各油茶山林间,技术指导林农。“我家的6亩老油茶林,通过林业技术人员指导低改后,枯木发新枝,去年又重新挂果,产量是之前的8倍。”日前,宁都县湛田乡林农廖长保高兴地说。
兴国县组织油茶种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技术指导小分队,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一支技术指导小分队,每个油茶种植村都有一名技术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科技“挂帅”,我市油茶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D
精准到户,实现惠民升级
发展油茶产业,赣州动力十足。
动力来自民生所指、民心所向。我市将油茶产业作为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民心产业”来抓,着力掀起新一轮油茶开发高潮。
市政府制订了《赣州市油茶生态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明确从2015年至2018年,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至5个万亩生态高产油茶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全市新造生态高产油茶精准扶贫示范基地100万亩,形成集中连片、与精准扶贫挂钩的生态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群,辐射带动10万户贫困户参与发展油茶产业,让贫困户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获得长期稳定收益,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对2014年度建档立卡确认的一类扶贫对象中贫困程度深且有积极性的贫困户,信丰县采取自愿申报的方式,以每户新造5亩油茶林为标准,在该县新造2万亩现代高产油茶示范区,以此帮扶贫困群众近4000户发展油茶,掀开了该县发展油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辉煌一页。
兴国县在每个扶贫重点村建设一个100亩相对集中连片的油茶产业扶贫基地,基地权属为村集体所有,经营权可由村自行经营,所产生收益一部分用于贫困户分红,一部分用于村级扶贫项目建设。
为缓解贫困户发展油茶产业资金压力大、周期长的难题,我市积极与金融机构联系协调,农行赣州分行创新推出“金穗油茶贷”,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发展油茶产业。“金穗油茶贷”自5月启动以来,已经让1000多户油茶农户和油茶企业从中受益,累计发放贷款近2亿元。
下一步,我市计划新造高产油茶林170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30万亩,年产茶油9万吨以上,产值超过百亿元,让油茶产业成为我市百姓永续发展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