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季末钱紧预期增强 央行有望降准应对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资金面宽松“好时光”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有望延续,但即将到来的新股集中申购、地方债发行提速及半年末其他因素等的叠加,仍可能对资金面造成短期压力。考虑到货币当局对长端利率居高不下的忧虑,央行月内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正在上升。

  实际上,今年2月与4月央行已两次全面降准合计1.5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支农”等特殊指标,多数银行的下调幅度应大于此。据央行统计,当前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18.5%,而中小金融机构已降至15%,均相当于2010年末的水平。

  以今年一季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89万亿元计算,这一工具锁定的资金规模约在22万亿元以上。也就是说,为了进一步促使长端利率下行以刺激经济,再度降准的必要性不仅超过逆回购或其他定向工具,效果也更优于降息。

  本周开始,将有国泰君安、万孚生物等共计25只新股申购发行,最迟的资金解冻日在6月26日。根据券商预估,所有新股累计冻结资金规模约在7万亿元左右,其资金解冻日分散在端午节之后。这表明,上述打新扰动将与端午小长假产生叠加。

  此外根据历史经验,每年的6、7月份市场还将面临国企集中缴税及国有上市银行现金分红等资金需求,都可能对整体流动性产生负面冲击。2013年6月的“钱荒”,某种程度上也与上述因素叠加有关。

  同时,第二批地方政府债的置换发行已得到确认,其额度与第一批的1万亿相同。据证券时报数据中心统计,当前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在3.62%附近,自今年4月的3.40%上行至今,上升已超过20个基点,并与短端产品及货币市场利率形成了反向走势。这表明,宽松的资金面尚未全面惠泽实体融资需求。

  与中期借贷便利(MLF)等相对短期限的定向投放相比,进一步降准无疑更有利于长期资金的释放。若要刺激资金利率下行由短端向长端传递,除相关政策措施的配套外,中长期的流动性宽松预期,无疑也是促成其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一环。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