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资金投向变“漫灌”为“滴灌”
赣州关注民生精准扶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编者按
 
    6月15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助力老区扶贫》专栏刊发消息《资金投向变“漫灌”为“滴灌” 赣州关注民生精准扶贫》,并在当日9版刊发长篇通讯《老区赣州贫困人口四年减半  念好“精准”扶贫经》。本报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本报赣州6月14日电  (记者刘士安 任江华)仲夏的赣南,花红叶茂。江西赣州宁都县东山坝镇的干部给刚搬进新居的残疾人曾作兴,送来了化肥、种子等农资。“党和政府这样帮扶,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曾作兴高兴地说。
 
    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将扶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赣州市委、市政府把精准扶贫工作列为“一号工程”,推行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双联干部包户的“四包责任制”。作为精准扶贫的开卷之作,土坯房改造让近300万群众告别了透风漏雨的寒屋旧舍。
 
    赣南和陕北,同为革命老区,有着共同的红色基因和精神信仰,也同样肩负着扶贫攻坚奔小康的时代重任。今年3月底,赣州市组织15名来自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到延安市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学习取经,把蕴含其中的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等“大学问”带回赣南。赣州市委作出《关于“学习梁家河、当好村支书、打好攻坚战”的决定》,立志以精准扶贫和振兴发展为目标,兴业惠民、锤炼本领。
 
    借他山之石,攻本地之玉。赣州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统筹推进片区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和整村扶贫,在内外兼修中实现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的互促并进,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于都县沙心乡红光村村民袁石原,一家四口靠几亩薄地度日。县里实施深山移民搬迁扶贫“进城进园”工程,让袁石原享受到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仅在县城安了家,夫妻俩还在工业园有了工作,孩子入学、家人就医等难题也得到解决。“今年的收入超过5万元,‘进城进园’帮我摘下了穷帽子。”
 
    赣州变扶贫资源“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资金投向最重要的民生,并建立财政扶贫资金持续增长机制。今年,市县财政通过压缩行政运行开支、盘活存量资金筹集21.19亿元,市县挂点帮扶单位多种方式筹措资金30.82亿元,用于向贫困村、贫困户提供产业帮扶等支持。
 
    2011年至2014年,赣州市贫困人口由215.46万人减少到105.0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182元提高到6946元。精准扶贫,正让赣南大地发生深刻变化。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