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东江源流清 紫荆花更艳
香港全国人大代表考察团专题调研东江源保护掠影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2日

    5月19日,香港全国人大代表考察团在安远县三百山参观调研。

    5月17日,考察团在赣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

    5月19日,考察团在瑞金市沙洲坝革命旧址群红井景区参观。

    5月17日,考察团在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参观调研。

    5月18日,考察团在定南县天九镇九曲河调研一河两岸生态保护情况。

    5月19日,考察团来到位于瑞金市叶坪乡的“学习梁家河”展览馆参观。

    5月19日,考察团代表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与村民亲切交谈。

    5月18日,香港全国人大代表与学生一起为保护东江源的人民点赞。当日,考察团在安远县三百山(深圳水务)中心小学与小学生一起开展“呵护东江源”主题班会。

    □记者郭芷汇 潘庆坤 谢若闲 图/文

    “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流进深圳,流进港九……你是祖国引出的泉,你是同胞酿成的美酒,一醉几千秋……”今年是东江水供港50周年,5月17日至20日,东江水源头赣州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香港全国人大代表团就东江源水资源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等到此进行专题调研。

    赣州是后发展、欠发达的革命老区。为保护东江源一方净土,送香港同胞一江清水,赣州市在财力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竭力加大生态投入,不惜牺牲经济利益,主动放弃一些发展机遇,坚决守住生态红线。

    从九曲河到三百山,从赣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到定南县天九镇船坑迳油茶基地……香港全国人大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最直观的感受是——东江源头地区群众作出的牺牲太大了。他们被当地干部群众为保护东江源牺牲经济发展而深深感动,认为香港同胞干净的饮用水不能建立在水源地群众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议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产业支持,推动赣港交流等举措,让东江源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保护。

    “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通过东江这条脐带,赣港两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香港全国人大代表们在考察调研中与赣南群众亲密互动,温情在彼此心中流淌。

    在安远县三百山(深圳水务)中心小学的主题班会上,孩子们将38幅环保画送给香港全国人大代表们。香港天水围香岛中学校长杨耀忠对孩子们说:“感谢你们的父母保护东江源,让我们喝上优质水。”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72岁的村民黄桂英挽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力行有限公司主席、香港赛马会董事范徐丽泰的手走进家中。“她不停往我兜里塞红薯、鸡蛋,赣南人民真是太热情好客了!”范徐丽泰说。

    考察中,代表们切身感受到《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给赣南带来的巨大变化。

    考察团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执业大律师谭惠珠对记者说:“看到村民们都自发在厅堂张贴着习总书记的画像,听着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恩党和政府,我十分感动,执政为民才是最好的政绩,才能赢得百姓真心。”

    万顺昌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姚祖辉说:“在叶坪革命旧址群,我们上了一堂红色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这里,我们了解到,新中国的成立实属不易,多少牺牲和奉献,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稳定。”

    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赣州东南部,全长562公里。赣州境内流域面积3532.6平方公里,约占东江流域总面积的1/10,源头流入东江多年平均径流量29.21亿立方米,占东江年平均径流量的12%。上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因久旱无雨发生严重水荒,为从根本上解决香港同胞饮水问题,中央特批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以济香港,保障了香港居民75%的用水需求。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