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韩江华 记者李华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4日
“近年来,面对国外品牌的挤压和冲击,国内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正不断学习、调整,逐渐塑造品牌形象、打造品牌价值。在培育自主品牌上,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引导和扶持。”近日,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总监、品牌培育专家汪颜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走访赣州和国内其他城市的一些企业并与企业家交流,能感受到企业的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但不少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认知上也存在一些误区,还有一些企业很想做品牌,却不知该怎样做品牌、以什么方式做品牌。”
汪颜彬介绍说,目前,不少企业在品牌建设上通常存在以下误区:以为注册了商标就等于拥有了品牌;品牌建设工作就是搞好VI(即企业视觉形象识别)设计;只要销量得到提升,品牌自然会得到提升;品牌是靠广告打出来的;品牌建设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观念;商品价格等同品牌价值;品牌作为灵丹妙药随意延伸;只需要资金的支持就可以打造出品牌。当然,误区也需要辩证地对待,并不是说这些误区就是完全错误的,在品牌传播过程中会遇到、用到这些方法,但并不是用了这些方法就是树立了品牌。
“品牌是在价值规律下获得公众信赖的相对完美的特征,是经营者用心塑造的‘品德’,是接受者愿意赋予的‘信赖’,是特定范围内客观存在的‘价值’,是与认可者的忠诚‘契约’。”汪颜彬告诉记者,品牌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产品溢价、竞争优势和法律保护,品牌还可以无形地穿越贸易壁垒,成就企业文化,是建立正能量的标杆。特别是强势品牌,在营销上具有众多优势,可以提高感知度,具有更高的忠诚度,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更不易受到竞争和危机的影响,涨价时顾客反应的弹性更小,降价时顾客反应的弹性更大,能够获得更强有力的商务合作和支持,有机会进行特许经营并进一步延伸品牌。
在谈到品牌培育的机会时,汪颜彬说:“培育品牌不完全是为了培育知名企业,一个贴切的比方可以说是培育贵族企业、培育有身价的产品。上规模的大企业在中国并不少,但是在这上规模的企业中,有多少企业具有强大产品竞争力?有几家企业拥有众多高忠诚度与信赖度的客户?为什么很多人钟情国外的进口原装产品?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现在机会来了,我国正积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工信部也部署了品牌培育工作,前不久,还提出了2015年品牌培育工作要求。希望在赣州市相关部门的引导、推动下,赣州的企业家能理解和应用好‘三个转变’,树立正确的品牌经营思想。”
“品牌的魅力不言而喻,那么品牌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培育呢?”汪颜彬说,企业品牌培育的道路和方法存在不同,但是有通用的管理原则,违背这些原则就容易失败、风险较高。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发力:一是产品品牌建设,可以从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供应链管理、推动产品开发着手;二是企业品牌建设,注重打造企业形象、完善管理机制、调整经营战略;三是销售品牌建设,在营销策略和服务技巧等方面进行提升。
“品牌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企业需要严守产品质量、诚信经营两条红色底线,对品牌建设关键过程进行科学规划、落实,品牌的知名度、忠诚度、美誉度、联想度将会不断提升。”汪颜彬说,“期待通过政府的大力推动、企业的不懈努力和专业团队的技术支持,赣州的企业都能做出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