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我市林业部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1日

 

    崇义阳岭之颠   赖联明 摄


    □记者彭雪英
 
    古诗有云,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在赣州,一年四季都是姹紫嫣红,鲜花盛开;青山如黛,树木葱茏;空气清新,碧水潺潺。身处赣州,如同置身如诗如歌的山水画卷,尽显生态王国、绿色宝库的动人魅力。
 
    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达76.4%,列全省各设区市之首,全国设区市第九。山清水秀的赣州,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赣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
 
    去年以来,以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我市林业部门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与主力军,保护和建设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筑牢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生态底色,助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恪守使命,构筑生态屏障
 
    绿色是生命色,也是大自然最富活力的色彩。为构筑南方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家园,我市林业部门恪守使命,在“增绿”的路上永不停息。
 
    挥洒一滴汗,播下一片绿。今年2月26日,市四套班子领导及部分市直机关、章贡区与赣州经开区的干部职工500余人,在市中心城区章江南岸二期防洪园林景观工程现场义务植树,栽种桂花、樟树、榕树、白玉兰、朴树、深山含笑等乔木2000余株。
 
    这是我市实施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近年来我市各级干部新春“必修课”。按照全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要求,结合我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际,我市林业积极植树增绿,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近三年全市新增造林绿化230万亩。
 
    去年开始,市、县(市、区)林业局班子成员带头启动了低质低效林改造,通过抽针补阔、抚育改造、补植改造、调整改造等综合措施,提高森林自然度等指标,改善林相,提高林分质量。目前,我市已建设了41个低质低效林改造示范点,改造面积2.1万亩,带动全市筹措改造资金1143万元改造低质低效林42.5万亩;完成封育改造、抚育改造130万亩。
 
    水是生命之源,但有林方可蓄水。为此,我市创新水源涵养林建设,编制了赣江源、东江源两江源头和17条水系水源涵养林建设规划,结合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提升了森林的蓄水保土能力。
 
    在乡村,我市林业部门积极推动生态风景林建设,打造和谐秀美乡村。2014年,我市103个单位荣获全省“森林十创”先进单位,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真抓实干,呵护美丽家园
 
    生态美景,需要植绿,更需护绿。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康敏卿说,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需要持续管护和依法治林。
 
    “保护东江源生态更重要,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带头砍果树,希望环境更美。”日前,寻乌县三标乡三标村黄圣松说。为保护一江清水,寻乌县大力开展退果还林、退耕还林工作。近年来,该县累计恢复林地约10.5万亩,有近七成已郁闭成林,正在发挥生态效益。
 
    林地如耕地一样,需要守住红线。我市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划定林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严禁毁林开垦和乱占滥用林地。2014年6月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林地专项清理,从严查处非法征占用林地的行为,确保到2020年林地总量保持在4530万亩以上。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市林业部门自去年8月始,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起野生动植物“防御墙”。同时,加强林业综合执法,打击盗伐滥采林木,非法收购、加工、运输木材,打击违规采脂,保障生态屏障建设成果。
 
    一点火星能毁万亩林,一个病虫能灭整片山。基于此,我市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对森林防火实行首长负责制,启动中央财政赣江源、赣南二期国家森林防火项目,推进专业森林消防队正规化建设,我市现组建了20支专业森林消防队,共有923名队员。在有害生物防治上,开展赣南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情系民生,助推绿色崛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绝不是拒绝发展,而是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我市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油茶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为挖掘发展潜力,我市坚持科技强林,加大对优质高产油茶的种苗培育,现已研制开发出经国家审定的11个油茶良种和省级评定的10个“赣州油”油茶系列良种。同时,对原有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抓好中央财政投资现代农业油茶项目示范县、国家发改委油茶项目示范县、省级低改油茶项目建设,目前,全市油茶面积230万亩,居全省第二位,年产油量1.2万吨,产值36亿元,油果果变成农民致富的香饽饽。
 
    立足“山”资源,做好“林”文章,围绕“一片竹”“一棵树”“一枝花”、“一条藤”“一根草”,我市大力发展林业特色生态产业,建设工业原料林,培植花卉苗木,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拓宽了林业发展新领域、林农致富新空间。2014年,我市实现林业总产值523亿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纯收入883元。
 
    近日,一批来自香港的游客畅游在安远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东江源头,感受鸟语花香。“这里山青、水绿、天蓝,是游人的天堂。”游客李炳华开心地说。
 
    依托良好的生态美景,我市开展以回归自然、疗养保健、森林文化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2014年,我市森林公园接待游客20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3%,旅游总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11.4%。
 
    攻坚克难,激发内生动力
 
    改革能带来活力、激发潜力,但改革也有压力。在林业各项事业发展中,我市林业部门不畏艰难、勇于担当,不断深化林业改革,林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以建设全国林权制度改革试验示范区为契机,我市全面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林权交易市场,设立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赣州分中心,各县(市、区)成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或林权交易中心,至去年底,我市林权流转面积600万亩。今年3月1日,崇义县林农林仁群喜领全国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林权到户,产权到人,让林农在林业发展中吃上了定心丸。
 
    在国有林场改革中,我市按照“以人为本、转型定位、稳定权属、解决社保、化解债务、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的总体思路,把全市116个国有林场整合重组为51个,其中生态公益型林场34个,商品经营型林场17个。初步建立起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发展现代林业,需要创新经营主体。为此,我市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民营林场、家庭林场,让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市场公平竞争,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林农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鼓励林农以山林、资金、技术等为纽带,发展家庭联合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和股份经营等。目前,我市已有林业专业合作社461个,加入农户2.4万户,经营面积124.4万亩。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我市林业部门争当排头兵和主力军,意气风发,积极探索,让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枝繁叶茂,春色满园。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