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钟李荣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2日
新春走基层,法制进村的新风扑面而来。
在石城县琴江镇睦富村委会门口,20条村规民约告示牌格外醒目: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婚嫁、丧葬大操大办,严禁赌博和小偷小摸……琴江镇党委书记陈永悠介绍说:“通过村民之间的契约来实现村民自治,重构乡村道德、凝聚人心。村民遵法守纪的意识得以加强,群众矛盾纠纷大幅减少。”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党委常委会会前学法、组建法律顾问团、构建司法公开信息平台……一大批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的措施办法在我市广泛推开,成为法治赣州建设的亮色。“振兴发展要有法治保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等等,正成为赣州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
监督检查更有力
2014年2月13日,在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当晚,市人大代表专题询问会议紧接着召开。市政府班子成员以及47个市直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与71名市人大代表面对面,现场答复代表询问。
立说立行,现场答复的形式,得到了代表们的“点赞”。回忆起这次专题询问,市人大代表周春艳印象深刻:“以前是调研、视察、座谈,‘背靠背’监督,现在则是专题询问,面对面开展监督,督促相关部门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形式变了,效果也提升了。为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市人大常委会去年起草了《中共赣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意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密切联系人大代表的意见》等文件,改进监督方式方法,使监督更内行、检查更有力。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去年,为了更好发挥人大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的履职作用,市人大还在章贡区开展了“人大代表工作室”试点工作,打造改革亮点,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改革。试点以来,工作室帮助基层群众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
对重点工程建设、民生实事落实等情况进行民主监督,重点督办了《市中心城区停车难》《水资源保护》等53件提案……在一次次清晰前行的脚步声中,全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身影同样处处闪动。
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共收到提案383件,立案374件,经70多个单位认真办理已全部办复,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361件,占96.5%。
翻开2014年市政协委员的履职篇章,协商民主制度化、广泛化得到进一步彰显。
去年,市政协还起草了《赣州市政协智库建设工作方案》,对新型智库建设提出具体举措。市委统战部起草了《赣州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直接向市委提出建议制度》,就建立我市的直通车制度,创新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机制提出了明确意见。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紧扣推进依法行政,突出问题重点突破,是法治赣州建设的重中之重。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赣州建设的实施意见》,系统勾画了法治赣州建设的宏伟蓝图,其中对建设法治政府作出了具体的部署。
简政放权,赣州落下了政府自身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先手棋”。
近两年,我市全力推进“三单一网”工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市本级先后下放了182项审批事项,通过简政放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进入了爬坡过坎、换挡减速、结构调整的新常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打造法治、规范、诚信、高效的政务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
运用法治方式,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去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完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在全市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市政府聘请20名法律专家担任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把关。为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创新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提高行政复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市本级开展了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
让权力暴露在阳光下,让群众更多参与政府管理、监督政府行为,增进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互信互动。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群众涉法涉诉信访开始呈现“弃访转法”势头,去年我市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受理率、立案率有了明显提高,群众依法按程序反映问题的意识逐步增强。
基层民主有活力
一直以来,市中心城区部分小区无物业管理,造成当地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群众意见大等问题。去年,为了推进院落、楼栋自治,加强居民自我管理,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章贡区在部分居委会创新小区治理模式、共建和谐社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的办法加强社区管理,使小区环境大变样。
这些年,提起推进村(居)基层民主建设,激发基层民主活力,曾经让不少干部头疼。基层民主做得不好,很容易致使人心涣散,最后做不成事。
去年,市委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行村(居)民理事会制度的通知》,起草了《关于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建设的程序、内容和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村(居)换届选举,我市在基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如完善选举程序,创新自荐直选等选举模式,探索在选举中设立观察员制度、选举公证制度,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比例,探索农民工参与社区选举新途径等。
如今,基层干部在组织生活会敢说敢当的多了,真诚、实在的干部形象悄然树立,干群关系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