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建管并重 推进城市化进程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4日

    记者谢若闲 刘珊伊 实习生王涵 整理

    2月3日,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联组会议召开,第三组联组会议现场气氛活跃,市政协委员们围绕推进城市化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建言献策,并与市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互动对话。

    在联组会议上,来自民建、科技、青联、共青团、农业、特邀、宗教等7个界别的16位委员分别就“以人为本,创建赣州特色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强化宜居城市建设”等问题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应邀出席专题联组会议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委员们的发言,并给予答复。

    创新城市管理

    市政协委员杨仁荣:产城融合,从本质上说,反映的是一种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谓“融合”,是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产”和“城”协同发展,使产业依附于城市,城市更好地服务于产业。为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功能不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缺位等问题,建议加强城市相关规划完善和衔接,强化产业发展载体功能化建设,同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提升,构建与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层次相匹配的产业发展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和扩大消费转变,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刘嫔:在推进赣州城市化进程中,要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征地拆迁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要优先考虑、保障、维护、发展群众利益。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指导、实施整体规划,整村开发,集中安置,分步实施的开发带动发展战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规模企业,有序推进赣州城市化进程。

    建设宜居城市

    市政协委员韩高峰: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正在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而绿色建筑的发展切实关乎城镇品质。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建议倡导使用低成本的适宜性技术,如推进建筑遮阳技术、分层级推广通风技术的应用、逐步推行使用一批低成本节能措施等。同时,完善绿色建筑评审体系,发挥政府项目创建绿色建筑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鼓励发展绿色建筑,增强绿色建筑的公共意识。

    市政协委员罗纪任:近年来,随着我市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市建设步伐有序推进,使得赣州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好转,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但是对照宜居城市的标准来看,仍存在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人文生态环境特色不突出、公共安全系统不完备等问题。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完善公共安全保障,共建文明和谐城市,开发建设文化基地,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

    市政协委员郭宏文:随着赣州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由建设施工引起的扬尘污染已成为空气中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加强扬尘污染的有效治理,既顺应广大群众的呼声,也是着力构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应有之义。建议加快建立扬尘污染有效治理机制,建立并推广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方案报监制度及控制责任人制度,将创建绿色施工工地、文明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与扬尘控制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控水平。同时,严格执法,完善扬尘污染监管体制,建立专门的扬尘防治队伍,安装建筑工地监控系统,建立扬尘污染保证金制度,在资质审核方面提高施工单位和渣土运输单位的准入门槛,确保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贯穿建设施工全过程。

    缓解交通拥堵

    市政协委员李辉:坚持以人为本、公交先行,增强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建议加强智能化公交站台建设,并纳入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的建设;建议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工程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为次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辐射村组的农村客运网络;建议加快对民营公交的并购,实现由政府统一管理;建议由公交部门牵头,联合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民生服务部门建设“城市一卡通”,市民凭卡可实现日常生活费用同城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市政协委员李沛鸿:在城市交通中,立交可以消除或减少冲突点,使直行车流和转向车流之间不相互干扰。由于历史原因,赣州早期规划中立交用得非常少,现在,不少道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桥梁与道路连接处的交通拥挤问题,建议增加预留桥梁周边用地、种植绿化隔离带,并建设立交,从而提高疏通能力,优化通行能力。治标的方法其实只有两点。一是促使私人化的交通向公共交通的转变。二是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其他的建设管理手段只是辅以解决城市现状交通问题。

    市政协委员刘开健: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应以交通功能为主。城市道路建设应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以满足交通功能为主,尽量满足绿化要求,但市内有些地方行车道宽度不足,或没有路缘带,绿化树木影响交通视线,造成交通安全隐患;桥梁建设应解决交通功能,赣州水系发达,桥梁众多,市内部分桥梁设计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宽度不足、桥头交通组织不畅。建议部分地区修建立体交叉或渠化交通,通过新型设计理念,合理渠化和信号灯控制相结合,可将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对于规划中的快速路,在新建或改建时,应将交叉口建成立体交叉。

    强化产业支撑

    市政协委员刘仁林:城市化将因产业兴而兴、因产业衰而衰,国内外都是如此。城市化的实质是经济、文化、科技活动在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不仅仅是人口、建筑物、路桥等硬件建设过程,更是经济、文化、科技增长点的发育过程,而且后者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问题。建议切实狠抓旅游产业发展,发展灵活多样的农业、水面观光旅游,如大面积油菜花观光、梯田玉米观光、桃花红梨花白小桥流水的村舍观光等;利用高校优势,委托开办旅游功能型产品、纪念品、艺术品等开发研究专业或研究所,培育旅游产品产业链;扩大国内外旅游协作、合作和联系,开拓赣南旅游产业的新市场,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市政协委员钟庆卫:赣州地域广阔,大部分是山区,也属于革命老区,有地域文化特色,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建议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改革户籍与土地制度,加强以就业为基本的民生事业,在教育、医疗等资源配置上有所倾斜;结合赣州实际,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政策要有针对性,积极发展工业,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积极建设一批卫星城市,着力扶持县以下中心镇建设,要将市中心城区打造为大都市。

    市政协委员吴至海: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的城市已成为全市上下的一致共识。为了实现这一坚定目标,全市干群凝心聚力不懈奋斗,让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南康撤市设区,更是对赣州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发展布局、促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有着重大意义,为推动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再添强劲引擎。建议重点关注群众的生活所需,例如农副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鱼、肉等)市场布局、市民健身场所建设、医疗教育设施的安排、城市绿化等,建议大力推动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