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5日
昨日下午市场便传出央行针对部分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资金进行了续作,规模为2800亿。央行虽对此未予置评,但市场分析央行当前偏向宽松基调,货币宽松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证券时报》援引国有大行及数家股份制银行知情人士消息称,央行的确正就即将到期的2695亿元人民币的MLF开展续做计划,主要是“一对一”面向中信、浦发等股份制银行,总量约在2800亿元人民币。
对此央行未予置评,但媒体透露,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称,现在新股申购比较集中,春节临近,如果不继续投放,市场资金面可能吃不消。
2014年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对外披露了新工具MLF的使用情况,其中2014年10月份投放了3月期MLF,并将于本周到期,规模2695亿元,利率为3.5%。市场认为,此番MLF到期后续作与否、是否全部续作,则反映了央行的态度。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针对此点评称,1月13日至16日是新股密集发行冻结资金高峰期,随后有财政缴款和春节取现压力,MLF续作也是为了缓解短期流动性紧张。而从中期来看,MLF续作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下降: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和资本流出冲抵贸易顺差,外汇占款零增长是长趋势,MLF作为中期流动性工具,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留下的基础货币缺口,不排除央行创设期限更长的非公开市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可能性。
民生证券并指出,若经济持续下行,货币政策最终会屈服于通缩压力走向宽松。
早前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对腾讯财经表示,在国内面临双缩,CPI和PPI双下行,及国际市场新兴市场经济不振情况下,央行需要果断出手,放松货币环境。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央行在2015年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整体的政策基调是“松紧适度”,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货币政策仍将偏向宽松,央行近期的一些举措也显示出,其在避免短期内流动性受到较大冲击。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5年起对存款统计口径进行调整,将部分原在同业往来项下统计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虽然上述存款应计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但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此举被市场人士视为一种变相宽松。
机构方面则力挺银行股。中金公司预计2015年央行全面降准4次并降息2次,货币条件将在2015年加快放松,银行股还有50%的上涨空间。
华泰证券也表示,银行股仍是A股的价值洼地,整体市净率估值仅为1.22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稳步推进,各种利好政策推出,银行股还存在较大上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