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3日
|
□陈兰 冬玲 方圆 加相 记者谢若闲
571.14亿元、2.78亿个包裹、来自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11月11日,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如期而至。在这场购物盛宴中,赣州“剁手党”的购买力不容小觑,以高达2.2亿元的成交额在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南昌。今年“双11”参与商家数目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仅天猫就有近2.7万户商家、4.2万个品牌参与,赣州电商在其中获利几何?赣州电商还存在哪些短板和有多少潜力?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1
特色农产品销量暴涨,赚个盆满钵满
以脐橙为主的果业产业是赣南的特色产业和农业主导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成为赣州的名片。11月1日是今年赣南脐橙的最早采摘时间,“双11”的到来可谓正逢其时。
11月11日,在位于石城县的一品优水果网店工作室,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双11”疯抢狂潮的到来,打印机正一刻不停地打印订单,仓库里的工人忙着加班加点、打包发货。店主邱文伟告诉记者,仅“双11”当天,该店的脐橙销量就突破了3万公斤,是平时销量的12倍,销量比去年“双11”提高了20%。记者在该店位于天猫的旗舰店上看到,销量最高的产品是一款1公斤试吃装的赣南脐橙,累计销售10万件,“双11”当天销售1.7万件。
11月11日15时,在信丰县南方农业公司真信橙天猫旗舰店电子商务办公区,记者看到,客服人员在电脑前不断敲打着键盘,接受顾客的咨询和订单。而在该公司位于该县大塘埠镇万星村的脐橙加工生产线,60多名工人正马不停蹄地将产品装箱。该公司总经理邹征平表示:“‘双11’对消费者的聚集作用非常大,我们没有做什么推广,从今天凌晨到现在卖了近2.5万公斤脐橙了,预计全天能销售3万公斤脐橙,比去年‘双11’增加30%。”
邹征平告诉记者,该公司依托5300亩无公害生态水果基地、两条大型分级包装加工生产线和一个大型果品贮藏库,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果农1100余户。该公司2012年开始大力拓展电子商务业务,当年销量超5万公斤。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拓展,该公司去年实现网络销量300多万公斤。今年,除开设天猫旗舰店外,该公司还积极与苏宁、京东、腾讯等网络巨头合作,利用这些网络销售平台开展脐橙营销工作,预计今年将实现脐橙销量500万公斤。
2
传统产业转型线上,破解行业桎梏
11月12日,在位于南康区龙岭工业园东区的江西皮儿家居实业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将打包好的家具装载上车。在“双11”的订单爆发式增长之后,该公司开始向全国各地的买家发货。
江西皮儿家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鹏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天猫开设了多家旗舰店,在“双11”当天,公司旗下网店的成交额共计1100万元,相当于平时一个多月的销量,是去年“双11”成交额的3倍。
作为南康家具电商企业中的佼佼者,皮儿家居自2012年开始开展电商业务,在尝到电商的甜头之后,将全副精力转至线上,结束了线下实体店的销售。去年,该公司创下年销售额近亿元的业绩,这些销售业绩全部来源于线上交易。
在南康,已有600多家家具企业与皮儿家居一样尝到了电商的甜头。与传统家具产业相比,家具电商的发展历史还不到5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新事物,在2010年起步后,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南康家具电商营业额突破8亿元,2014年上半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预计全年营业额将达到25亿元。
电子商务不仅让越来越多南康家具企业看到了出路,也成为南康家具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
3
线上线下融合培育完整的电商服务生态链
“作为一个人工造节的产物,‘双11’依托互联网特有的网络文化体系,打造了一个不限地域的销售旺日。其作用体现在,可以给电商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销售利润,可以对消费者进行一次电商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同时它还是对传统商业形态的一次挑战,能够加速传统企业与电商企业的融合、线上线下的融合。”11月12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王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消费者不再是盲目追求低价的非理性行为,而更注重产品质量、个性化定制产品、优质的服务等方面,这就要求电商企业对产品质量和顾客体验方面要做得更好。”王波说。
江西膳良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线上业务负责人谢亨毅对此持相同观点。谢亨毅告诉记者,去年“双11”,该公司也曾以牺牲成本的方式提升人气和市场占有份额,但低价策略并非长久之计,“我们现在更加注重顾客回访,注重保证原料质量和产品口感,如今我们的营养糊在天猫的茶咖啡冲饮类目中能保持在二三十名的位置。”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0.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交易额,成功引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项目36个,总投资额达220.46亿元,其中光大集团、京东商城等知名电商企业纷纷牵手赣州。全市自有网站的电商企业有767家,在阿里巴巴上有7325家供应商,在中国制造网上注册的企业数达1257家,在慧聪网上注册企业达22185家。
尽管发展迅猛,但“醒得早,起得晚,发展程度较低”仍是我市电商发展的客观现状。对此,王波建议,政府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进行大力扶持,并建立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中心,培育完整的赣州电子商务服务生态链,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唯有打好后发制人组合拳,才能赶上电商发展大潮,从中分得一杯羹。”王波说。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前不久,我市正式印发了《赣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95%,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70%,创建好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家至2家、省级电子商务基地3家至5家,培育电商交易额超10亿元的企业15家,赣州市发展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