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4日
本报记者 彭小东
实习记者 李卉云 上海报道
三季报披露收官,今年上市的96家公司中36家业绩变脸(指业绩下滑),接近四成。
其中,变脸幅度最大的是绿盟科技。因销售结算周期滞后等原因,绿盟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43.78%,亏损811.62万元,成为次新股中唯一亏损的公司。牧原股份、汇金股份、陕西煤业等公司的下滑幅度也超过了六成。
上述36家业绩变脸的次新股中,有6家选择了重组,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资产。加上5家业绩增长的重组公司,次新股中共有11家公司在上市一年内重组。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上市的96家公司中,有60家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利润上涨,占62.5%;36家下滑,占37.5%,接近四成。
其中上涨最多的是亚邦股份。这家位于江苏的染料生产商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194.72%,拔得头筹。公司还预计,201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同比上涨130%-150%。
增幅紧随亚邦股份的是饲料公司和丰牧业,公司在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7,666.02万元,同比增长67.29%。此外,康尼机电、东方网力、赢时胜这三家公司的增幅也超过了50%。
与业绩增长相比,业绩变脸是最让投资者头疼的。同花顺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共有36家公司业绩下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其中有27家是制造业公司,变脸幅度最大的是信息服务公司绿盟科技。
绿盟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43.78%,亏损811.62万元,成为次新股中唯一亏损的公司。“主要是受销售收入结算周期滞后所致。”公司董事会在三季报中称。
除绿盟科技外,牧原股份、汇金股份、陕西煤业的业绩变脸幅度也较大,下滑均超过七成。
36家业绩变脸的次新股中,有6家选择重组,分别是安控科技、汇金股份、金一文化、绿盟科技、东方通、溢多利。
加上5家业绩增长的重组公司——欣泰电气、光洋股份、众信旅游、楚天科技、全通教育,次新股中共有11家公司在上市一年内重组。
其中,安控科技在8月1日终止了重大资产重组。他们原本打算通过发行股票与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某公司股权,但最终未能与中介机构、重组方就相关重要交易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因而最终流产。
东方通申请购买资产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则已经获得证监会的受理,但能否获得核准仍存在不确定性。据公告,东方通也是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一家公司100%股权,并向不超过5名其他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支付购买资产的现金对价。
光洋股份的重组事宜还在进行中。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方就本次资产重组涉及的相关事项正在积极协商、沟通和落实,并努力推进重组进程。其他几家公司也大多是通过发行股份或现金的方式购买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