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3日
| 第十四届省运会圆满闭幕 |
| 史文清谢茹冷新生颜赣辉王少玄出席 晏驹腾主持 刘鹰致闭幕辞 |

11月2日晚,省运会在赣州市体育馆胜利闭幕。图为闭幕式文体表演现场。 记者王雪梅 摄
本报讯 (记者温居林 刘珊伊)魅力赣州依依作别,激情省运精彩永驻。11月2日晚,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赣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闭幕。
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副省长谢茹,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景德镇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颜赣辉,市委副书记王少玄等领导出席闭幕式。省政府副秘书长晏驹腾主持。省体育局局长刘鹰致闭幕辞。
闭幕式上,第十四届省运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宣布了第十四届省运会竞赛成绩和表彰决定,省、市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奖。谢茹代表组委会向承办地赣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特别贡献奖。
据介绍,本届省运会是我省历届运动会比赛项目最多、参加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共设青少部、高校部、机关部和社会部,有207个代表团,2227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有48个项目130人在本届省运会上破了省运纪录。
南昌、赣州、宜春、景德镇、新余、吉安分列青少部金牌榜前六名,南昌、赣州、宜春、景德镇、新余、九江分列青少年部总分榜前六名,南昌、新余、景德镇、宜春、赣州、鹰潭分列政策性金牌榜(青少部)前六名;高校部获得奖牌榜前八名的分别是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宜春学院、南昌大学、江西旅游商贸学院、井冈山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市体总代表团、赣州市体总代表团获社会部体总代表团综合评定奖一等奖。省运会青少部、高校部、机关部、社会部等207个代表团均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刘鹰在致辞中说,聚全民之智参与省运会,倾全市之力服务省运会,赣州人民为全省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难忘、绿色生态、欢乐祥和、节俭高效的体育文化盛会。赣州集中展现了我省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计划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示了东道主的城市魅力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巨大变化,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江西的精彩诠释和生动实践。第十四届省运会必将在我省体育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热烈的掌声中,谢茹宣布第十四届省运会闭幕。省运会会旗缓缓降下,省运会火炬渐渐熄灭。冷新生将江西省运动会会旗交到谢茹手中,谢茹将旗帜转交给江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承办城市代表、景德镇市市长颜赣辉手中。
闭幕式后,还举行了精彩的文体表演,献上了体育舞蹈《激情飞扬》、纪实表演《五星红旗》、歌舞《采茶神韵》、大歌舞《扬鞭催马》等富有赣州特色的节目。景德镇市也用瓷乐表演《我在景德镇等你》与全省人民相约2018年第十五届省运会。
盛会,因你而精彩
——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综述
□记者钟李荣
相聚赣江源,共筑振兴梦。10月25日至11月2日,秋色尽染的赣南吸引了省内外关注的目光。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这里成功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体育健儿相聚共和国体育发祥地,在拼搏中释放激情,在竞争中传递友谊。
第十四届省运会是我省历年来项目最全、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综合性体育赛事。自2010年赣州取得承办权以来,赣州市委、市政府精心安排部署,兑现承办承诺,在场馆建设、赛事组织、后勤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气势恢宏的开幕式到用微笑感动世界的志愿者,从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的运动健儿到遍地开花的全民健身,这一切不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体育运动之美,也展示了苏区振兴发展、风景这边独好的美好形象。
超越——体育事业 再上台阶
本届省运会共设35个大项,是历届省运会设项最多的一届,而且两万多人的参赛规模也创下省运会的新纪录。
射击馆内,运动健儿屏息凝视,枪声此起彼伏。足球比赛现场,运动健儿顶着烈日挥汗如雨,比赛扣人心弦。体育馆中,体操运动员全神贯注,一招一式精准到位……在这个马年的金秋里,来自全省各地的运动健儿齐聚赣州,奋力拼搏,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奉献了一台精彩的体育盛宴。
本届省运会,作为东道主,赣州代表队的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不断超越自我,上演夺金好戏,展现了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赣州市获本届省运会青少部比赛金牌107枚,奖牌284.5枚,总分4746.5分,均列全省第二,是我市自参加省运会以来成绩最好的一次。
乘着承办省运会的东风,赣州体育由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市竞技体育的稳步提升,激发了广大市民关注体育、参与锻炼的热情,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同时带动了竞赛表演、健康娱乐等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
“因为承办省运会,我市体育场馆建设提前了5年至10年。”市体育局局长袁华英说。通过近几年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大推动、大投入,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实现新突破,体育基础设施水平迈上新台阶。气势恢宏、设施一流的市体育中心,章江新区游泳馆等新建场馆,让与会嘉宾和运动员、教练员发出啧啧称赞。
此外,我市将场馆建设改造纳入市县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对8个现有场馆进行了改造提升,全部满足省运会比赛的需要。省运会虽然已经闭幕,但这些体育场馆仍将继续发挥作用,为市民服务。
真诚——精心组织 保障有力
“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丰硕的成果,可圈可点,让我们无比自豪地说,赣州承办的这届省运会是最好的一届省运会之一,必将在我省体育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省体育局局长刘鹰对本届省运会高度评价。
精彩的开幕式简朴热烈,红色基因、客家文化,赣南特色和体育元素完美融合,开创了新形势下办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新模式;一流的体育场馆,一流的竞赛设备,江西从此告别手掐秒表计时的历史,步入高科技电子计分计时的时代;未雨绸缪,抓好源头,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软环境,让运动员赢得高兴、输得心服,实现所有赛事“零事故、零投诉”。热烈浓郁的节日氛围,严谨温馨的安保措施,精心缜密的竞赛组织,细致入微的后勤保障和志愿者服务,也得到了各代表团的充分肯定。
办出赣州特色、办出一流水平!赣州自接过省运会会旗那天起,全市上下就积极行动起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多次研究解决筹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项承办工作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地顺利推进。
围绕竞赛项目对比赛场馆的要求,赣州按照量力而行和节俭办会的原则,在对17个场馆建设改造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均精雕细刻、力求完美。围绕“办赛为竞赛服务”的宗旨,赣州精心组织竞赛项目,完善省运会比赛器材和比赛电子信息系统,精心设计制作省运会成绩册、奖杯、奖牌,比赛期间,各项赛事场地、人员、器材全部就位。
于细微处见真诚。全市各级各部门在赛事筹委会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各司其职,上下协同,互相协作,严格落实各项责任。省运会期间,我市对省直部门、新闻记者、运动队、演艺人员、各代表团采取部门对口接待方式,进行全程服务,接站、住宿、餐饮、用车、咨询等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能体现东道主温馨周到的服务。
参与——广泛参与 共享盛会
优美的环境、秩序井然的交通、热情的志愿者、周到的服务……省运会不仅是专业运动员展示的竞技舞台,也是全市群众的一次运动盛会。本届省运会上活跃着许多普通人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盛会中来。
参与文体表演的青少年演员钟燕香说:“为了省运会开幕式,我们虽然排练了半个多月,但我觉得能给大家表演,感到很高兴。”开幕式上,青少年是主角,他们用天真的笑脸,整齐、优美的动作,为这次省动会开幕式增添了无限的童趣,也给他们的成长留下了难忘、快乐的记忆。
交警张山月说:“虽然每天守在比赛场馆外面,但是我能感受到大家对比赛的热情。”省运会期间,赣州坚持把“平安省运”放在首位,在交通、餐饮等方面抽调专门人员,筑牢“安全网”,全力护航省运会。
志愿者李越说:“在省运会期间,我热情为他人服务,这样的经历很珍贵。省运会,我参与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我市共招募礼仪、会务、场馆、团队联络、技术服务等各类志愿者2780多名,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服务的承诺。
每天守在赛场上观看比赛的田径爱好者何华祥老人乐呵呵地说:“年轻人在场上这么拼,自己在这给他们加油助威。”观众也是比赛的一部分,比赛场上,体育健儿的精彩表现,受到了在场观众的热情支持。
无论是专业的、业余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还是参赛的、观赛的群众,都为本届省运会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的热潮,为普通群众搭建了一次与体育近距离接触的平台。此次省运会的成功举办,赣州加深了体育文化的宣传,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健身的热情和创业的激情。
民生——体育盛会 惠民利民
重节俭、惠民生、促发展,是赣州承办本届省运会过程中始终贯彻的宗旨。节俭办省运,首先体现在省运会的重头戏开幕式上。本届省运会一改传统,将开幕式放在下午而不是晚上,这就省去了舞美、灯光、特效等开支。
赣州市还将省运会当作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一个载体和契机。搭乘省运会东风,全市各类太极拳、广场舞、“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筹办省运会的四年来,赣州市新建群众健身工程1000多个,组织各种全民体育健身活动4500余次,农村乡镇健身路径普及率和村健身设施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
赣州市中心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沿街低矮破旧的民房、私搭乱建的背街小巷、令人痛恨的牛皮癣小广告已难寻踪迹。通过举办省运会,提升了赣州,进而惠及赣州的千万群众。
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圣火已经熄灭,但运动的激情与魅力,将在赣鄱大地延续。骨子里镌刻着光荣传统,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的赣南儿女,一定会在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伟大征程中铸就新的辉煌,一定会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