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红色基因代代传 向心合力日日增
——赣州创新和加强党的建设工作走笔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杨怿华 吴迪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9日

    从光荣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向心合力。

    近几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干部群众,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通过创新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工作和“永远热爱党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创新和加强党的建设。今日赣南大地,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同心协力促发展、风清气正干事业的氛围愈加浓厚。

    “三送”工作全覆盖

    党群关系更密切

    顺应群众期盼,从2010年开始,赣州创新开展“三送”工作,通过机关干部挂点联系、下派干部驻村联系、乡镇干部分片联系等方式,全市9.3万名党员干部与228万户群众结成对子,下派的4646支“三送”工作队蹲驻基层,做到党员干部人人都有“责任田”、群众户户都有“服务员”、村村都有工作队,编织了一张“双向全覆盖”的党群干群联系网。依托“三送”工作的队伍、网络、平台,以及公开承诺、党员志愿服务、四级联动解决问题、96333群众信息服务等制度和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诉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三送”解决政策信息不对称、干群感情不融洽、党的宗旨不落实等问题,以实际行动续写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时代新篇。

    “‘三送’的要求是联系服务群众,本质是走群众路线,实践党的宗旨。在直接联系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情绪,汲取群众的智慧,就能作出符合民意的决策;在经常联系中建立感情和互信,就能得到群众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执政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不尽的能量。从中,干部队伍也得到了最好的锻炼和检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说。

    诚如斯言。赣县政府办副主任、驻江口镇旱塘村“三送”工作队队长李豫玲,“三送”前没在基层生活工作过,也不会说当地土话。通过“三送”驻点工作,李豫玲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把党的惠民政策和温暖送到了基层,还学会了如何妥善处理各种农村琐事。

    今年,赣州两次集中组织党员干部下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覆盖重点企业100家、群众78.4万户,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206个,为群众办实事10778件。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许多“三送”干部获得如此“百姓评价”。

    “两个永远”记心中

    坚定信念跟党走

    最给人力量的,莫过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最给人温暖的,源自于中央的关心关怀。

    2012年6月28日,饱含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深切关怀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喜讯传来,赣南人民奔走相告。赣州市委乘势而上、因势利导,决定在全市开展“永远热爱党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弘扬苏区精神,进一步坚定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哎呀嘞,红土地上迎新春,赣南人民笑盈盈。苏区振兴谋发展,党和人民心连心。”赣州市中心城区、龙南、于都、兴国、瑞金、全南等地纷纷举办以“兴苏区、颂党恩”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表达共促振兴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全市各地先后推出“党史百讲”、“爱党颂党促振兴”演讲大赛、大型城乡主题歌会、“对党说句心里话”等18项子活动,充分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同时,从基层普通群众中遴选出3400多名“百姓宣讲团”成员,他们走进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和部队等,以振兴发展的亲身经历、发生在身边的鲜活事例为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若干意见》和“两个永远”。宁都、大余、会昌等县组织了艺术团或演出小分队,深入乡村开展“两个永远”文艺宣传活动。目前,全市在各交通要道、城区(圩镇)出入口、大型公共场所和街道醒目位置制作了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牌455块,宣传栏4383个,电子显示屏443个,悬挂宣传标语19658条,各地各部门共印制宣传小册子、折页等资料67.6万份。

    今年清明期间,赣南100多万名群众自发参与缅怀革命先烈现场祭奠。从3月29日起,赣州网上清明祭奠活动同步开展,引起全国各大网站的高度关注,广大网友对祭奠活动反响热烈,积极参与,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一个星期内,共计有1950多万人次参与网上祭奠。这是赣州连续第二年开展百万群众清明祭奠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如潮好评。赣南师范学院教授曾耀荣说,《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赣南老区百姓的民生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和解决,“广大群众、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清明祭奠活动,既是一种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又是对苏区精神的认同,更是对共产党的感恩!”

    推进“三大工程”

    夯实执政基础

    9月26日,于都县小溪乡,连片的脐橙园郁郁葱葱,果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果园估计能产果30万斤,我一点不担心销路和价格。”该乡鹅婆村果农刘观发在自家果园一边察看脐橙长势,一边介绍,“在‘三送’干部的帮助下,这树上的果子虽然还是青的,但一个月前就以较好的价格预订出去了。”

    这是赣州在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中涌现的众多生动事例之一。

    新的时期,如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赣州把推进“三大工程”作为重要抓手,认认真真抓,实实在在做,弘扬清风正气。采取“上下联动、对症施策、多轮验收、逐个通过”的办法,推动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晋位升级。对全市村(社区)党组织进行“拉网式”调查,摸排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73个,反复核实情况,分类建立整顿工作的“明白账”。安排市、县、乡党员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帮扶,分类整顿,对症下药。全市共撤换党组织书记52名,选配下派党组织书记74名,下派党员“三送”干部兼任“第一书记”214名,调整配齐“两委”干部177名;新建、维修改造活动场所22个;化解社会治安和信访矛盾纠纷585件,解决实际问题3962个。同时,采取宣讲、征文、演讲等方式,深入开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龚全珍式好干部”大讨论活动。组织开展“最美‘三送’干部”“最美支部书记”“最美共产党员”“最美乡村教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在各行各业选树典型,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赶有目标。

    强化整改落实

    力求群众满意

    喝上干净水,寻乌县三标乡黄陂村永熟坝村民华德斌念念不忘党恩:“过去多少年了,都是每天早晚到河里挑水,后来打了井,也不方便,一下雨就成黄泥水。多亏党的好政策,解决了我们农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据了解,今年4月黄陂村农饮工程投用后,周边336户、1430人用上了“省心水”“放心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寻乌县委、县政府弘扬寻乌调查“深入、唯实”作风,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饮水难”这一突出民生问题,听取群众意见,加强整改落实。

    这是赣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惠及民生的一个缩影。

    赣州是我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地,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赣州始终坚持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始终,把群众认可、群众受益、群众满意作为落脚点,把重心放在行动上,把功夫下在落实上,聚焦“四风”问题,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突出问题,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得到群众赞许。中央第六巡回督导组在我市调研指导时指出:赣州的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充分、开局良好、抓得扎实、逐步向深入推进,发展健康有序。

    干部转作风,老百姓得实惠,共产党得民心。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及时解决。全市整合280亿元资金,集中办好90件民生实事。市中心城区开工建设农民返迁安置房626.12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8.84万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84万户,实现人均15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赣州把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建立推进机制,全力破解项目、资金、人才、环境、体制等瓶颈问题,有力促进了项目落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今年1月至8月,全市财政总收入200.8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8.5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2.9%、23.5%,增速分别跃入全省第四位、第一位、第一位。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