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伍人营 特约记者刘家喜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1日
两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坡,杂草丛生。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此调研,爬山坡,走田埂,看地貌,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建议。
如今,昔日荒坡换新颜,这里已变成了一个节能照明灯饰产业基地,厂房林立。
日前,记者走进南康区镜坝镇联民村,亲身感受到《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两年来,该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联民村原先丘陵山地4000多亩,占了该村版图面积的60%以上。“我们家这一片的低丘缓坡大概有10多亩,虽然面积大,但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也种不了什么东西,因为我们这里是个缺水的地方,这些地一直都荒废着,到处都长草。”村民罗海感慨道。
令人欣喜的是,沐浴着《若干意见》的春风,南康区通过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政策,紧紧围绕地方现有的产业基础,从延伸产业链和推进产业互补的角度出发,整体引进了中山古镇节能照明灯饰产业的抱团转移入驻,全力打造节能照明灯饰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万亩,首期规划3000亩。目前,该区已签约抱团转移企业78家,签约投资金额38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税收将超过3.5亿元。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两年来,该基地从规划设计到征地拆迁,再到今天已有56家企业入户,并动工兴建,现在已初具规模。”联民村党支部书记刘荣房告诉记者,这些厂房是今年4月才动工兴建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基地建成后可以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农民的生活水平将稳步提高。
“这个项目很好,我相信,今后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罗海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