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8日
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8月14日报道 (李兴满 记者王舒 范存宝)八月赣南,骄阳似火。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正在施工的工人们顾不上滚滚热浪,加紧建设研发检测大楼。
作为赣州第一个超百亿元项目,产业基地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仅用了5个月时间。产业基地总经理李东升告诉记者:“我们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感情,立足赣州本身具有的汽车零配件产业基础,加上在产业升级方面,能够享受到《若干意见》的政策红利,所以建设速度比较快。”
两年前,赣州没有一家投资100亿元的企业,如今,投资过百亿元的企业已有6家。包括工业在内的赣州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这个机遇,源于两年前出台实施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州20多个产业领域的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建设了多个国字号产业发展平台。全市40多万户土坯房改建成砖混新楼房,237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村民胡世瑞家的土坯房曾先后四次倒塌,如今,老胡在政府的资助下建起了新房。
老胡对记者说:“离开那个房子到这个地方,从早到晚在这个地方可以看看报、聊聊天,交通又方便,党的政策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政策红利推动发展升级,中央关怀助力老区“突围”。两年来,赣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周边赣粤闽湘四省九市中,赣州的多项经济指标从垫底跃升前列,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速由全省末位前移至第1位。
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告诉记者:“中央为赣南量身定做的特殊扶持政策,赋予了赣州诸多领域的先行先试权,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赣州实现了从输血健身到造血强身的转变。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由此迸发,变化由此产生。”